陪關彥遠曾彥和集龍興寺詠隋時雙鴨腳次關韻
風起雷塘陵上塵,雨荒苔院兩株春。
樓臺有跡皆余燼,草木無知尚見珍。
博士獨能名玉棐,使君還許壽靈椿。
宣城此物常充貢,誰與連艘送萬囷。
風起雷塘陵上塵,雨荒苔院兩株春。
樓臺有跡皆余燼,草木無知尚見珍。
博士獨能名玉棐,使君還許壽靈椿。
宣城此物常充貢,誰與連艘送萬囷。
風卷起雷塘帝陵上的塵土,雨中荒廢的長滿青苔的庭院里,雙鴨腳樹迎來了兩個春天。樓臺有遺跡卻都已化為灰燼,草木無知卻還被人視為珍寶。只有博士能為這鴨腳樹命名,使君還祝愿它如靈椿般長壽。宣城這鴨腳果常作為貢品,誰能連著船運送萬倉來呢?
雷塘:隋煬帝葬地。
博士:指關彥遠。玉棐:鴨腳樹果實。
使君:指曾彥和。靈椿:傳說中的長壽之樹。
宣城:地名。囷:圓形谷倉。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與關彥遠、曾彥和在龍興寺集會,看到隋時雙鴨腳樹,有感而發。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但歷史的興衰變遷仍引發詩人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借隋時雙鴨腳樹,感慨歷史興亡,同時關注鴨腳果作為貢品之事。其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自然與人事結合,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自然的獨特感悟。
織錦望成匹,終朝不盈尺。誰知方寸間,千絲萬絲積。
今拜別。住逍遙金玉宅。處門開。里人人不復來。金成寶。脈嬰兒擎瑪瑙。與山侗。去蓬瀛禮呂公。
誰家多竹門可款,臨要閣前沙岸傍。謾道薰風能解慍,正應蒼玉自生涼。
曉上春風第一楂,豁然披眼盡天涯。原田極望人稀少,掩映茅篁數十家。
飛來峰下舊祗園,勝覽平生第一番。方丈云深疑伏虎,洞門風冷罷呼猿。天開畫史丹青筆,水雜游人語笑喧。相對東皇須盡醉,一時那得聚高軒。
妖紅冶翠俱塵土,過眼芳華夢早醒。難得天魂留剩墨,夜深和月寫花靈。
江頭風急客衣涼,瓜果誰家月滿堂。五色在天曾補袞,七襄報日不成章。機絲停杼空成緒,星漢乘槎竟杳茫。自嘆紅顏今白發,人間養拙更何鄉。
身世水云鄉,冰肌玉色裳。靈均千載恨,和靖一生忙。南國遺高躅,東風遞暗香。久同松柏操,肯學杏桃妝。冷淡孤山月,高寒半夜霜。鶴猿常款狎,蜂蝶任猖狂。
三生尋凈土,一念越新羅。心眼今無障,瞿曇示現么?
寶花如雨落龍樓,上界遙觀下界秋。金鳳一聲天欲曉,銀河光趁月西流。
君作游人上武昌,我為遷客下潯陽。何如一醉匡廬色,歸臥滄江紫氣傍。
封章十上乞閒身,天語春溫動路人。樂圣堪傾烏氏釀,投簪欲飽太湖莼。青門競羨新疏傅,紫閣仍傳舊統均。多少人倫思玉尺,東山寧久臥璘珣。
黃鶴磯頭記往來,好懷當此為誰開。滔滔歲月情無奈,望望金蘭首重回。欲傍東山耕別墅,為憐西日下荒臺。何時再到經行地,同醉江湖蘸甲杯。
牽舟乘流上,日行不百里。春冰已到海,魚龍未出水。地涸泉脈細,天黃塵霾起。清波間長洲,盤桓進復止。豈徒旅色慍,三農未有喜。青青壟畝麥,沙礫壓欲死。蒼天亦何意,不復閔赤子。科徭豈宜緩,公事聚如蟻。無雪蝗已兆,鮮雨旱恐繼。縱多良有司,焉能救瘡癠。臣愿告九閽,旁求到胥靡。甘霖遍海內,新綠生地底。吾當沽濁酒,兼欲致雙鯉。浩歌下長川,痛飲濟州市。
愚泉我所愛,規此須其來。但因坳窐勢,不以智巧開。鷗馴如故知,魚浮了無猜。感激平生懷,與爾同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