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三首 其三○
浩浩塵中,善能垂手。
悲智冥符,古今希有。
深入總持門,氣宇沖斗牛。
目連鹙子,攢眉妙德,空生緘口。
一句無私,掃際窠臼。
浩浩塵中,善能垂手。
悲智冥符,古今希有。
深入總持門,氣宇沖斗牛。
目連鹙子,攢眉妙德,空生緘口。
一句無私,掃際窠臼。
在這茫茫塵世里,能善于垂手濟世。慈悲與智慧暗相契合,這是古今罕見之事。深入到總持法門中,氣度不凡直沖斗牛星宿。目連、鹙子都皺眉,妙德菩薩也無奈,須菩提都沉默不語。這一句毫無偏私的話語,掃除了世間的舊有模式。
浩浩塵中:指茫茫塵世。
垂手:佛教語,有濟世之意。
悲智冥符:慈悲與智慧暗中契合。
總持門:佛教術語,指能總攝憶持無量佛法而不忘失之門。
氣宇沖斗牛:形容人的氣度不凡。斗牛,星宿名。
目連:即大目犍連,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
鹙子:舍利弗的別稱,也是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
妙德:即妙德菩薩。
空生:即須菩提,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
窠臼:舊有的格式、模式。
此偈屬于佛教偈語,作者可能是一位僧人。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佛教思想在社會有一定傳播,作者或許是為了宣揚佛教教義、贊美修行高深之人而作,表達對佛理的感悟。
這首偈語主旨是贊美能深入佛法、悲智雙運之人。其突出特點是充滿佛教色彩,運用眾多佛教意象和術語。在佛教文學中有一定價值,體現了佛教修行的追求和理念。
塞外東風絕可憐,
郵亭渠水得春先。
渾如禿柳當門碧,
不管斜陽與夕蟬。
正是東窗欲曉時,
瞢騰一霎起深思。
半生落拓成瘋漢,
廿載因懷笑酒癡。
禪榻吹簫聲寂寂,
玉堂舞劍影離離。
乘槎欲向三山去,
領取瓊花醉折枝。
煮羔羊美酒,銷金帳,不知寒。忽曉色通簾,瓊樓玉宇,妝點湖山。人閒。梅花消息,指西泠、香在有無間。重訪段家故事,醉魂扶上雕鞍。
瑯玕。竹醉前灣。招鹢去,伴鷗還。看冰澌漸解,湖煙織半,峽水流三。憑闌。詩肩暗聳,怪吟髭、未老已先斑。沽酒人過斷塊,停鞭客叩禪關。
客至何妨送與迎,
門前羅爵亦人情。
可憐寒士猶相望,
時有饑來柳絮輕。
才離越嶺又吳湄,寥落江湖憶故居。感憤千秋《鸚鵡賦》,雅騷一代《鷓鴣》詩。籬栽黃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興莫停明月棹,輞川山色待王維。
芙蓉山色有無間,煙棹蘆花千里還。遠澗寒聲移晚樹,晴江落照上秋山。逢人盡說風塵苦,出世方知云水閑。昨夜終南來夢里,宛然三徑扣松關。
綺構青云上,煙光動窗戶。
萬籟生陰谷,孤禽隱深樹。
亭亭百尺喜,松聲自朝暮。
誰識元化理,究此無言趣。
悠悠千古心,端居有良悟。
相逢欲話相思苦,淺情肯信相思否。還恐漫相思,淺情人不知。
憶曾攜手處,月滿窗前路。長到月來時,不眠猶待伊。
幽并開巨鎮,
封置自堯年。
雄氣平吞海,
危峰欲柱天。
雪凝流冷翠,
嵐重帶晴煙。
未遂登臨愿,
停驂吊昔賢。
別久渾如夢。望江南、平安竹報,經年未捧。問訊故人無恙否,莫更愁煎病擁。漸獵獵、西風吹動。兩字加餐傳尺素,怕薄寒、還向羅衣中。須為我,好珍重。
本來高格疏梅共。認前身、冰心雪貌,瑤池仙種。冬日松筠清見操,春草庭闈代奉。待秋晚、黃花香送。菊有芳兮蘭有秀,況丹山、十里桐先種。聲激發,聽雛鳳。
早春此日共登城
橐水秦云野草生
懸磬那堪人力盡
曉棠曙色兆升平
一睡春城暖氣融
飄然雙袖舞東風
百年勝地還何處
好景逢君意未窮
李白曾為七澤游,東窺云夢帶昭丘。竹枝歌罷巴童醉,月在西陵萬樹秋。
孤城更在楚江西,涢口千山夕照低。君去行春應露冕,不堪煙雨聽猿啼。
于菟何處夢中歸,此地蒲騷舊壘非。試向斗辛城上望,楓林江水白云飛。
使君游獵苑云開,明月珠旗曳楚臺。不羨子虛誇作賦,相如還奏上林來。
漢江東下洞庭寒,賦客登樓把酒看。莫道煙波千萬里,春鴻飛處是長安。
高安僧寶姚圓至,
鹽水誰其成醬冰。
莫為猢猻打筋斗,
回頭不記讀書燈。
幾日花檐罨碧陰,蕉窗展卷薄寒侵。
未妨坐定消春晝,真個書來抵饋金。
貧賤只憐慈母老,平安聊慰旅人心。
擬除煩惱如無事,妙悟當前仔細尋。
不知造化初,此山誰開坼。
雙崖倚天立,萬仞從地劈。
云飛不到頂,鳥去難過壁。
速駕畏巖傾,單行愁路窄。
平明地仍黑,停午日暫赤。
凜凜三伏寒,巉巉五丁跡。
與時忽開閉,作固或順逆。
磅礴跨岷峨,巍蟠限蠻貊。
星當觜參分,地處西南僻。
陡覺煙景殊,杳將華夏隔。
劉氏昔顛覆,公孫曾敗績。
始知德不脩,恃此險何益。
相公總師旅,遠近罷金革。
杜母來何遲,蜀人應更惜。
暫回丹青慮,少用開濟策。
二友華省郎,俱為幕中客。
良籌佐戎律,精理皆碩畫。
高文出詩騷,奧學窮討賾。
圣朝無外戶,寰宇被德澤。
四海今一家,徒然劍門石。
喜為名山添好人,萬重云水自由身。世間夢盡都知幻,只有元初一念真。
江山由我不由人,由我方為自在身。高處振衣還洗耳,落花啼鳥盡天真。
且免攢眉對俗人,青山為枕云為身。這回便得從吾樂,事事從吾事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