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四叔父寄賀二叔父少監入館并見寄詩
瑯邪太守魯儒英,典校還高劉更生。
已似諸荀并才子,復如群竇占詩名。
尚吟河水憐孤姪,應與鄉人痛伯兄。
老鶴長鳴近天漢,可容叢灌和驪庚。
瑯邪太守魯儒英,典校還高劉更生。
已似諸荀并才子,復如群竇占詩名。
尚吟河水憐孤姪,應與鄉人痛伯兄。
老鶴長鳴近天漢,可容叢灌和驪庚。
瑯邪太守是魯國儒士中的英杰,掌管校書之職比劉更生還高明。已經像荀氏諸子一樣都是才子,又如同竇氏兄弟那樣享有詩名。還吟誦著河水之詩憐惜孤侄,應該會和鄉人一同為兄長悲痛。老鶴長鳴聲音接近天河,怎能容許灌木叢來應和那美妙的鳴聲。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瑯邪太守:指二叔父。魯儒英:魯國儒士中的英杰。
典校:掌管校書之事。劉更生:即劉向,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曾負責校勘整理皇家藏書。
諸荀:指東漢荀淑的八個兒子,都很有才華,號稱“荀氏八龍”。
群竇:指東漢竇武一家,以詩才著稱。
河水:《詩經》有《河水》篇,此處可能借其表達憐惜之情。
伯兄:大哥。
天漢:天河。
叢灌:灌木叢,比喻平庸之人。驪庚:指美妙的鳴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看,是作者按照四叔父寄來賀二叔父入館的詩韻而作的和詩。當時二叔父入館任職,可能在文壇引起一定反響,四叔父寫詩祝賀,作者也通過此詩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二叔父的才華和成就,突出其在文學和學術上的地位。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唱和交流以及對才華的推崇。
艷色前后發,緩楫去來遲。看妝礙荷影,洗手畏菱滋。摘除蓮上葉,拖出藉中絲。湖里人無限,何日滿船時。
少年采藥去何之,白日人間無見期。窗外碧桃零落盡,春來依舊怨黃鸝。
脫將豸服換黃冠,里巷無車出亦安。明月半巖松露滴,一壺春酒獨盤桓。
楊柳娉婷綠,荷花旖旎紅。魚游華蓋底,人在鑒湖中。太白拈春酒,輕衣受晚風。龜蒙與鳧繹,只隔片云東。
公館辟軒楹,長松有鶴鳴。色兼秋共迥,聲與月同清。花向吟邊落,苔從舞處生。吏歸門半掩,不道在邊城。
長夏升炎?,高城遁郁蒸。河隍虛雉堞,云日造松陵。不去稽康達,同游賈島能。愧無鄰舍酒,率爾集良朋。
群紅飄盡綠陰濃,醉里看花若夢中。籬外野桃如有意,為予回首略從容。
纖云煥綺欲遮山,針線端宜出小蠻。冉冉斜陽紅照水,隔花呼取翠煙鬟。
漫道衾知影亦知,心頭先去妄相思。賈生未免憂時迫,李廣何須嘆數奇。敢有魚龍千遍想,了無蟋蟀半閒時。懵騰已脫紅羊劫,馀火猶延續命絲。
翠袖籠顰怯曉寒,欲妍花貌苦無端。黛蛾拂得春山遠,不負飛鸞桂影團。
十八娘紅生荔枝,蠔房舌嫩比西施。更教何處夸三絕,為有畬郎七字詩。
人生天地間,稟受良有偏。七情失其正,六脈為之愆。因茲致疾疚,危弊紛相聯。所以古先圣,醫藥使其全。姑蘇有佳士,仙李毓慶源。上窺黃農秘,術業尤精專。兢兢念疲癃,惻惻閔危顛。神樓有奇效,一匕生氣旋。杏林藹春意,橘井流香泉。蘇耽不可見,董奉亦可仙。超焉繼高躅,寧為利祿牽。朝夕心匪懈,活人澤永延。勖哉慎終始,令名千載傳。
杜曲花俱艷,庭梅艷更新。人看等桃杏,汝自絕松筠。不語風前色,多愁雨后顰。那知山雪里,別有更精神。
頻同曹子傷金瓠,不共任妻哭澤蘭。汝母劬勞應未足,九泉相待共饑寒。
古驛森慈竹,蓮城挺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