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評字韻和答府教授十二弟
君詩飄舉似鴻驚,書入揚州子弟評。
圣世由來升俊造,少年已自得聲名。
六經正可三冬足,萬里聊堪一日行。
更約彌敦同姓樂,能來觸詠暢幽情。
君詩飄舉似鴻驚,書入揚州子弟評。
圣世由來升俊造,少年已自得聲名。
六經正可三冬足,萬里聊堪一日行。
更約彌敦同姓樂,能來觸詠暢幽情。
你的詩飛揚靈動,如鴻雁驚飛般美妙,書法也得到揚州子弟的好評。圣明之世向來提拔俊才,你年少就已聲名遠揚。熟讀六經,只需三個冬天就足夠,就像萬里路程也可一日而行。我們更應加深同姓間的情誼,你若能來吟詩暢懷,定能抒發幽遠的情思。
飄舉:飛揚、靈動。
鴻驚:鴻雁驚飛,形容詩的靈動美妙。
圣世:圣明之世。
俊造:俊才。
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六部儒家經典。
三冬:三個冬天,形容時間不長。
彌敦:更加深厚。
觸詠:吟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相對穩定,重視人才。詩人看到十二弟年少有才,聲名漸起,便寫下此詩表達贊賞和鼓勵,增進同姓間的情誼。
這首詩主旨是贊賞十二弟的才華,鼓勵其進取。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相互贊賞、鼓勵的交往風氣。
淑德儀宮閫,天教受祉繁。艾人暨桃印,奚用更懸門。
畫角邊城莫,孤舂野水秋。一川霜樹老,萬葉雨聲愁。自古誰青眼,勞生只白頭。何時問漁父,容我一扁舟。
旱蓮生竭鑊,嫩菊養秋鄰。滿池留浴鳥,分橋上戲人。
每憶西山舊顏色,相逢疑對紫峰云。冰霜不入客魂夢,煙火何關身見聞。住與冷梅支歲晏,吟同疏磬落更分。年來結盡江湖士,慚愧名埋始識君。
處處君書畫,難堪淚雨沱。如何遵養力,不似世緣多。
我聞老僧巖,未到僧巖石。莊誦半游詩,恍若山行客。是日望舒滿,筍輿戒發夕。素影流稻衣,晃皪駭紺碧。定在白馬前,安問何年劃。閱盡驅馳人,勞勞倦于役。閉口一無言,攢眉亦何益。會當往拜之,有癖自疇昔。
日者俱云我未歸,獨君算我有歸期。仍言不出三秋里,東望家山喜可知。故山久已辦菟裘,得去欣聞止在秋。涉世安能長戚戚,收心只欲罷休休。
廣寒宮闕金風起,十二瓊臺涼似水。何時窗月弄晴輝,冷浸柏臺秋色里。美人繡衣對青燈,六曲云屏爽氣凝。南飛烏鵲不驚繞,玉壺清貯銀河冰。此時心在澄虛境,白露紅蓮秋烱烱。忽聞禁漏滴三更,喚起遐思發深省。參橫斗轉天蒼蒼,將整冠佩朝明光。袞衣無缺不煩補,近臣何事諫封章。城烏未啼人尚悄,坐待金爐香篆裊。天上初傳啟九關,一庭霜月烏臺曉。
慧泉出山下,映澈分秋毫。細石爛苔錦,參錯布四遭。纖纖金蓮花,吐萼摛文濤。異種綿何始,千秋不爾薅。危亭俯淺碧,云日相蕩淘。側思涪陵跡,呃咤令心忉。
萬年天府國,佳氣滿燕州。錦繡三千里,金銀十二樓。微閭作鎮連恒岳,太行蒼蒼盡幽朔。環流瀛海入扶桑,襟帶滹沱出新漷。海岳效靈符帝歷,象緯分明拱辰極。縹緲天中玉殿高,岧峣漢表金莖直。千官朝謁建章宮,燎火光中望六龍。詞客麒麟爭獻頌,山人芝草亦輸供。春日雞鳴宮鑰啟,春花吹入千門里。垂柳清波漲御溝,疏槐夾道通官市。列署周廬若散星,九衢走馬如流水。朱輪翠幰過何窮,繡戶雕櫳對相起。觀燈斗草競繁華,芍藥開時萬樹霞。銀缸照夜金張宅,寶檻移春許史家。塵逐妖童九華扇,蝶迎倡女七香車。百壺芳醑歡新曲,千囀嬌鶯度落花。嬌鶯啼向歌屏上,平樂新豐慣來往。誇胡未詔長楊游,承恩曾謁甘泉仗。此時至尊在西苑,閬水蓬丘開別館。禁籞青煙曉色濃,宮池黃鵠春波暖。通天臺峻出層城,五色玄都絳節迎。仙官法箓隨輿度,侍女香爐傍輦行。鸞輿玉輦萬靈朝,西望明庭亦不遙。九霄青鳥年年至,八駿瑤池日日邀。蒼龍愿捧軒轅馭,昆崙更接崆峒路。一聞八伯《白云歌》,不羨相如《大人賦》。
簾外雨絲絲,淺恨輕愁碎滴。玉骨近來添瘦,趁相思無力。小蟲機杼隱秋窗,黯淡煙紗碧。落盡紅灰池面,又西風吹急。
佛祖紅顏成兩誤,又有誰人識苦。一卷梵經語,念來都是傷心句。若是掂量分舍取,情字如初還著。便是身歸去,也當埋至花深處。
蘢蔥窗閉云凝影,織錦梭停蜀絲冷。蘭心欲語還自緘,待郎不來秋夜永。秋烏夜夜啼啞啞,鳳書應來郎到家,開門自把枇杷花。
不到能仁久,欣聞賜額還。浮云已過眼,依舊好青山。
何處門庭道氣賒,修真曾羨許君家。雞鳴并戒神逾王,鶴算齊占鬢有華。五月桃疑千歲實,三江云似十洲霞。他年使者求顏闔,雙白承恩到海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