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三首 其四四
云收天際,霧卷長空。
坐立儼然,誰家風月。
這里薦得,早涉崎嶇。
更待商量,般雪填井。
不許夜行剛把火,直須當道與人看。
云收天際,霧卷長空。
坐立儼然,誰家風月。
這里薦得,早涉崎嶇。
更待商量,般雪填井。
不許夜行剛把火,直須當道與人看。
云朵從天際消散,霧氣從長空卷去。坐立姿態莊重,這是誰家的美好景致。在這里有所領悟,早已陷入艱難境地。若還要再去思索討論,就如同用雪填井白費力氣。不讓夜間行走卻偏要拿著火把,就是要在大路上展示給人看。
儼然:形容莊重嚴肅的樣子。
薦得:領悟、理解。
般雪填井:般,搬;用雪去填井,比喻勞而無功。
剛:偏偏
此偈屬于禪宗偈語,禪宗強調頓悟,不立文字。這首偈可能是禪師為了點化弟子,讓其放下執著的思考,直接體悟佛法真諦而作,創作時間和具體地點難以確切考證。
這首偈語主旨是勸人不要在言語、思索上浪費精力去追求佛理,應直接頓悟。其特點是用自然景象和通俗比喻表達佛理,在禪宗文學中有一定代表性,體現禪宗直指人心的教義。
凡塵流水。正春在、絳闕瑤階十二。暖日明霞,天香盤錦,低映曉光梳洗。故苑浣花沈恨,化作妖紅斜紫。困無力,倚闌干,還倩東風扶起。公子。留意處,羅蓋牙簽,一一花名字。小扇翻歌,密圍留客,云葉翠溫羅綺。艷波紫金杯重,人倚妝臺微醉。夜和露,剪殘枝,點點花心清淚。
微月近前庭,風涼玉露零。香眠花里蝶,星墜柳梢螢。玉漏頻傳箭,銀河若建瓴。徘徊不成寐,起傍小池行。
山暈太古色,日高蒼龍飛。吾生好觀物,心賞與時違。
鼎來朱墨苦難逃,兩夕山中暫釋勞。野岫擁檐青巀嵲,回塘足雨綠周遭。翻經深院心宜靜,遠跡紅塵意自高。漫把新篇供寫物,么么那敢說詩豪。連筒接水下橫塘,漫韨塵襟引興長。喜有一枝安靜境,閒看九曲泛流觴。涼生客枕秋將老,月上紗窗夜未央。滿眼詩材皆可賦,惜哉無計脫官忙。
太華一山分,其東為雷首。中有黃河流,波濤作雷吼。
前人工織錦,后人但織縞。縞故不足言,無錦縞亦好。念我平生驩,來自千里道。契闊未及陳,涕淚如橫潦。鼎養隨形盡,恩誠委秋草。所以先達言,榮名竟為寶。搦管不自斑,安能為君藻。矯矯濟南生,其骨惜已槁。
菱莖時繞釧,棹水或沾妝。不辭紅袖濕,唯憐綠葉香。
朱唇掩抑呈妙音。綠水澹蕩聞龍吟。長矕遠引搖春心。搖春心,破春寒。動光風,汎崇蘭。
往昔看畫本,吾愛金射堂。創作無雙譜,此意自無雙。畫或遜老蓮,詩卻勝老楊。自比于詩史,字故曰古良。終以文丞相,始自張子房。中有長樂老,旁及吳越王。圖贊四十人,各各不尋常。金君古逸名,微意可推詳。尊王亦貴民,影響出桃江。不必師梨洲,浙學故流長。
古墓空庭里,臨風百感并。觀韶當日意,掛劍此時情。我亦知謙讓,誰能止斗爭。浮云隨世改,天際也崢嶸。
虎門落日暮潮來,歸鳥翩翩作陣回。煮海竟燒煙萬灶,收鹽多積雪千堆。溪山絢綵曦光馭,屯柵增輝霽景開。氛祲已銷鯨浪息,不教蜃氣結樓臺。
才名饗盡復談玄,天下英雄讓爾先。老子也知離世網,前身錯解悟真篇。馬肝時見文成死,鴻寶難容子政傳。曾讀漢時方技傳,北邙高冢葬神仙。
秋盡文園病未蘇,步兵白眼滯窮途。敢云明月投千里,已見雄風長五湖。瓠子馬沉仙蹕遠,莊生蝶去釣臺孤。君今不入高陽會,誰向天涯結酒徒。
秋容淡蕩滿晴江,鸂鶒鸕鶿錦翼雙。紅蓼灘頭黃葉下,煉詩人正倚船窗。
黃金縱買毛延壽,玉貌當如薄命何。多少佳人怨憔悴,算來不屬畫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