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文潛暮春即事
南歸見君百事足,如何一官曾不閑。
寒沖雪泥暑鄣日,老面只今如纈斑。
憐君與我自同調,久渫不食猶寒泉。
功名櫟社直寄耳,顏色不同誰后先。
黑牛白犢未渠怪,物理儻自相回旋。
愛君此語亦不出,勝處紫芝眉宇間。
飲中八人半寂莫,最豪焦遂今誰班。
凝祥池上舊游處,海棠亦恐非昔年。
春波一眼詩句好,兩腋尚覺風翩翩。
投閑方轡政可勉,何用不飲空三嘆。
南歸見君百事足,如何一官曾不閑。
寒沖雪泥暑鄣日,老面只今如纈斑。
憐君與我自同調,久渫不食猶寒泉。
功名櫟社直寄耳,顏色不同誰后先。
黑牛白犢未渠怪,物理儻自相回旋。
愛君此語亦不出,勝處紫芝眉宇間。
飲中八人半寂莫,最豪焦遂今誰班。
凝祥池上舊游處,海棠亦恐非昔年。
春波一眼詩句好,兩腋尚覺風翩翩。
投閑方轡政可勉,何用不飲空三嘆。
南歸見到你便覺諸事圓滿,為何做了官卻一刻不得閑。寒冬要沖雪踏泥,酷暑需遮擋烈日,如今老臉已如染花般斑斑。憐惜你我志趣相同,如久未汲用的寒泉。功名不過如櫟社樹般寄身罷了,外在不同又哪有先后之分。黑牛生出白犢不必奇怪,事物常理或許會自行轉變。喜愛你這番話卻不輕易說出,你超凡的氣質如紫芝般顯于眉宇間。飲中八仙如今大半寂寞,最豪放的焦遂如今誰能比肩。凝祥池是往日游玩之處,海棠恐怕已非當年模樣。春波一眼,詩句美妙,兩腋還覺有清風翩翩。抽身閑暇并行而游值得努力,何必不飲酒空自嘆息。
次韻:按照別人詩詞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文潛:即晁補之,字無咎,號歸來子,“蘇門四學士”之一。纈斑:染花的斑紋,形容臉上皺紋如花紋。渫:淘去泥污。櫟社:比喻無用之材,這里指功名無足輕重。黑牛白犢:出自《淮南子》,指事物變化難以預料。紫芝:傳說中的仙草,這里形容人的氣質超凡。飲中八人:指唐代嗜酒的八位名人,即賀知章、汝陽王李琎、李適之、崔宗之、蘇晉、李白、張旭、焦遂。
此詩創作于詩人與晁補之相聚時。當時他們在仕途上或許都面臨著一些不如意,官場忙碌,未能實現理想抱負。詩人在與友人的交流中,感慨人生,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情誼和對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情誼和對人生的感悟,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真摯。它體現了詩人在文學創作上的功底,在當時文人交流的詩歌創作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反映了文人對人生和功名的普遍看法。
草堂一壑轉山腰,
杖策無因隱士招。
蕙帳只應容我老,
冷猿孤鶴夜寥寥。
星聚商丘再舉樽,南州留轄素風存。重闈壽祉怡王母,大被論文治弟昆。
秋水為神拔奇士,閒云隨我涉疏園。歸來案牘渾無事,入奏平反勸舉飧。
夜闌始覺濕衣裳,聞道廣寒深且長。繞岸唐隋分古樹,隔林笑語屬長楊。
蛟龍寂聽驚人句,鷗鳥慈依牧郡場。有客明朝重載酒,相逢還似水中央。
歷落風塵總不知,海棠開遍探闌遲。邦君好客翻尋主,亮社多賢樂取斯。
綠長羲臺問奇字,白分軒帝帶松枝。文章一變人稽古,砥柱狂瀾自得師。
我行三十日,至此醴水頭。
客心念歲盡,晚具稍使優。
遙憐思子人,對食雙淚流。
勸母莫淚流,兒今飯澧州。
大盤登鲇魚,小盤鲙絲浮。
湖蝦點雞子,汾釀凝新甌。
大勝母家食,菘菔間脯脩。
吁嗟兒亦父,心事可自由。
哽咽難再道,棄置觀衾裯。
墜花紅處顰眉翠。翠眉顰處紅花墜。
春惜可憐人。人憐可惜春。
隔窗疏雨急。急雨疏窗隔。
門掩便黃昏。昏黃便掩門。
雞山飛錫掛浮屠,管領窗間百尺湖。
梵夾蓮花青簡蠹,詩題楊柳白門烏。
定中久已忘生滅,空后何勞論有無。
欲擬惠休成怨別,可堪江上碧云孤。
自憐衰病力難勝,豈不懷歸畏友朋。
隨牒偶來真漫士,打包即去類孤僧。
頭顱種種何勞問,面目棱棱自取憎。
賴有一廛今可老,不妨飲水曲吾肱。
浮生一夢疾南柯,白發人間所閱多。
土木形骸齊物我,萍蓬蹤跡慣風波。
可憐造化小兒耳,其奈癡頑老子何。
毀譽是非何足較,百年顏蹠共山阿。
幾人稱避世,羨爾獨彌天。
漫擬青蓮作,還參黃檗禪。
鶴迎過嶺錫,龍護渡江船。
他日蜚聲在,新詩次第傳。
琴河一水帶辛豐,我又西遷春色中。
矮屋不嫌書塞破,短床惟許夢游空。
三橋柳月眉相約,五里花人粉作叢。
歲歲年年閑賞慣,不曾繩子系東風。
鳥啼花落,又匆匆到了,清明時節。朔地風沙經慣受,陣陣輕寒誰怯。字水回舟,縉云歇馬,莫問何時別。煙沉蓬斷,渺茫前路難說。
記自西上瞿塘,一連三載,踏遍巴山月。烽火中原燒不盡,海角天涯孤絕。浩大乾坤,紛紛破碎,謀國嗟何拙。吳鉤把定,眼中多少豪杰。
才華矜敏捷,裘馬斗繽紛。
隴水原無定,初流勢已分。
苦心乖世好,老貌雜人群。
自顧形骸穢,身藏豈用文。
桃欲呈紅柳弄陰,
麥田青已沒鞋深。
春堤細雨籃輿濕,
婆餅焦聲在竹林。
野徑深幽市轉賒,
紅塵不到足煙霞。
遙知此日云峰下,
笑看寒梅樹樹花。
南州多暖北州寒,十月黃花錦作團。獨把一枝情萬種,見花何似見人難。
薄晚天風特地寒,小窗思汝坐欒團。醫方可是全無效,卻是尋方對病難。
霜月中天樹影寒,繞階風葉走團團。此時獨坐心千里,誰信來難去更難。
怒作火炎憂水寒,昆岡成炭水成團。須知醫學通儒學,兩字功夫養性難。
北山應見太清年,
興廢由來亦偶然。
自我得之還自失,
老禪刀尺尚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