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李秬重修宴亭
壁間雙記快沉冥,山畔譙門水畔亭。
相國名因稽古白,使君眼為好賢青。
廢堤不復風搖柳,新檻依然月滿汀。
羈旅從公厭游樂,欲圖佳致作幽屏。
壁間雙記快沉冥,山畔譙門水畔亭。
相國名因稽古白,使君眼為好賢青。
廢堤不復風搖柳,新檻依然月滿汀。
羈旅從公厭游樂,欲圖佳致作幽屏。
墻壁上的兩篇題記令人暢快地沉浸于往昔回憶,山邊有譙門,水邊有宴亭。相國的聲名因研習古事而顯揚,使君因喜愛賢才而青眼相待。廢棄的堤岸不再有風吹動柳樹,新的欄桿邊依然有月光鋪滿小洲。我客居此地跟隨您游玩已感厭倦,想描繪這美景當作幽靜的屏障。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沉冥:這里指沉浸于往昔回憶。
譙門:城門上的瞭望樓。
相國:指歷史上有名的人物。
稽古:研習古事。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青:青眼,指對人喜愛或重視。
汀:水中或水邊的平地。
羈旅:客居他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題可知,是詩人李秬重修宴亭后,作者按照其詩韻和次序進行和詩。當時可能是當地宴亭經過修繕煥然一新,使君喜好賢才,常與文人雅士在此宴游,作者客居此地參與其中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宴亭重修展開,通過新舊景象對比,展現歲月變遷。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情感表達含蓄。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唱和活動及對生活場景的描繪。
提劒風雷動,垂衣日月明。
禁花呈瑞色,國老見星精。
發棹魚先躍,窺巢鳥不驚。
山呼一萬歲,直入九重城。
天香五鳳彩,御馬六龍文。
雨露清馳道,風雷翊上軍。
高旍花外轉,行漏樂前聞。
時見金鞭舉,空中指瑞云。
妙算干戈止,神謀宇宙清。
兩堦文物盛,七德武功成。
校獵長楊苑,屯軍細柳營。
歸來獻明主,歌舞溢春城。
精衛誰教爾填海,海邊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魚龍何所為。
口穿豈為空銜石,山中草木無全枝。
朝在樹頭暮海里,飛多羽折時墮水。
高山未盡海未平,愿我身死子還生。
風壤瞻唐本,山祠閱晉余。
水亭開帟幕,巖榭引簪裾。
地綠苔猶少,林黃柳尚疎。
菱苕生皎鏡,金碧照澄虛。
翰苑聲何舊,賓筵醉止初。
中州有遼雁,好為系邊書。
別愁已萬緒,離曲方三奏。
遠宦一辭鄉,南天異風候。
秦城歲芳老,越國春山秀。
落日望寒濤,公門閉清晝。
何用慰相思,裁書寄關右。
路至墻垣問樵者,顧予云是太真宮。
太真血染馬蹄盡,朱閣影隨天際空。
丹壑不聞歌吹夜,玉堦唯有薜蘿風。
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
金甲銀旌盡已回,蒼茫羅袖隔風埃。
濃香猶自隨鸞輅,恨魄無由離馬嵬。
南內真人悲帳殿,東溟方士問蓬萊。
唯留坡畔彎環月,時送殘輝入夜臺。
促剌復促剌,水中無魚山無石。
少年雖嫁不得歸,頭白猶著父母衣。
田邊舊宅非所有,我身不及逐雞飛。
出門若有歸死處,猛虎當衢向前去。
百年不遺踏君門,在家誰喚為新婦。
豈不見他鄰舍娘,嫁來常在舅姑傍。
天河漫漫北斗璨,宮中烏啼知夜半。
新縫白纻舞衣成,來遲邀得吳王迎。
低鬟轉面掩雙袖,玉釵浮動秋風生。
酒多夜長夜未曉,月明燈光兩相照,后庭歌聲更窈窕。
垅水何年垅頭別,不在山中亦嗚咽。
征人塞耳馬不行,未到垅頭聞水聲。
謂是西流入蒲海,還聞北去繞龍城。
垅東垅西多屈曲,野麋飲水長簇簇。
胡兵夜回水旁住,憶著來時磨劒處。
向前無井復無泉,放馬回看垅頭樹。
鳴珮隨鹓鷺,登堦見冕旒。
無能裨圣代,何事別滄洲。
閑夜貧還醉,浮名老漸羞。
鳳城春欲晚,郎吏憶同游。
館娃宮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滿樹。
城頭烏棲休擊鼓,青蛾彈瑟白纻舞。
夜天曈曈不見星,宮中火照西江明。
美人醉起無次第,墮釵遺珮滿中庭。
此時但愿可君意,回晝為宵亦不寐,年年奉君君莫棄。
隋堤望楚國,江上一歸人。
綠氣千檣暮,青風萬里春。
試才初得桂,泊渚肯傷蘋。
拜手終凄愴,恭承中外親。
六月晨亦熱,卑居多煩昏。
五馬游西城,幾杖隨朱輪。
西樓臨方塘,嘉木當華軒。
鳧鹥滿中流,有酒復盈尊。
山東地無山,平視大海垠。
高風涼氣來,灝景沈清源。
青衿儼坐傍,禮容益敦敦。
愿為顏氏徒,歌詠夫子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