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九首 其一二
蕩蕩無迂曲,明明透古今。問無別語,答豈異音。
一人張帆,一人把柁。鐵笛橫吹,漁歌唱和。
啐啄同時,知音幾個。順水逆流歸去來,到岸方諳不恁么。
不恁么,為君宣,甜如砂蜜,苦似黃連。若不同床臥,焉知被底穿。
蕩蕩無迂曲,明明透古今。問無別語,答豈異音。
一人張帆,一人把柁。鐵笛橫吹,漁歌唱和。
啐啄同時,知音幾個。順水逆流歸去來,到岸方諳不恁么。
不恁么,為君宣,甜如砂蜜,苦似黃連。若不同床臥,焉知被底穿。
心胸廣闊無曲折,光明澄澈貫穿古今。問時沒有別的話語,回答也不會有不同聲音。一人揚起船帆,一人掌控船舵。橫吹鐵笛,漁歌相互唱和。如同鳥雛出殼時母雞與雛鳥的啐啄同時進行,能懂其中深意的又有幾個呢。不管順水還是逆流都歸去來,到了岸邊才明白并非如此。并非如此,為你說明,這滋味甜如砂糖蜂蜜,苦似黃連。如果不與他人同床而臥,怎么知道被子里面破了呢。
蕩蕩:廣闊、平坦的樣子。
迂曲:曲折。
柁:同“舵”,船舵。
啐啄同時:禪宗用語,母雞孵卵,小雞將出時以嘴吮卵殼為“啐”,母雞同時嚙殼為“啄”,比喻機緣相投或兩相吻合。
諳:熟悉、知曉。
恁么:如此、這樣。
此偈出自禪宗,禪宗注重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比喻來傳達深奧的佛法義理。這首偈可能是禪師在教導弟子或開示眾人時所作,旨在引導人們領悟禪的真諦,擺脫世俗的迷惑,以一種超越常規的視角去看待世界和人生。
這首偈主旨是宣揚禪理,強調修行中機緣契合與自我體悟的重要性。其特點是以形象的語言和生活場景闡述抽象的禪意。在禪宗文學中,這類偈語是傳播教義、啟發智慧的重要形式。
憐君為政處,隔水廬山高。白鳥飛銜牘,青嵐遠映袍。花風香薄領,蔬圃課參曹。好學循良去,休嫌撫字勞。
縹渺仙源何處尋,緣崖綠樹俯秋陰。屏開綵翠疑新障,玉散琤琮遞好音。天意特遺賢者樂,壺公真識野人心。風流未數蘭亭事,一笑從容豁胃襟。
李白不厭昭亭山,看盡飛鳥云獨閒。我今相送一懷想,想在謝公窗戶間。
昔聞呂巖者,玉書授靈寶。谷神遂不死,驂鸞紫霞島。天風吹周游,醉酒邯鄲道。邂逅逢盧生,涸魚嘆枯槁。臥之通中枕,一夢即榮好。娶得如花人,龍樓致身早。簪彤鼎實和,推轂攙搶掃。歷位宗袞尊,俄頃至衰老。紅日薄桑榆,藏舟九泉杳。黃梁炊不熟,倏忽百年了。覺來竟虛無,覓之無可討。依然跨青駒,春田踏芳草。浮生咸若茲,騰轉似過鳥。富貴相傾奪,腐鼠爭自保。但為鬼錄人,長夜不復曉。不如委元化,寸心勿縈擾。虧盈皆自然,進退非拙巧。鵬鴳同逍遙,萬物一何小。寄語華堂子,安足浪歡惱。
數武至河湄,隱隱見孤蓬。何人道姓字,使我慚炭工。漢柄雖旁落,尚有梅與龔。蕭蕭此兩屐,敢以勁草同。深竹人家幽,蜿蜒柴門通。非阡非陌間,數許鮐背從。
披霜直上最高峰,浩蕩長瀾慨舊蹤。天地回槎嗟片石,江湖懷寶睡癡龍。夢中身歷三千劫,眼底塵飛一萬重。蕭瑟寒風故人否?殷勤為我拭青鋒。
論才天地少,此會有吾儔。高論飛觥賞,芳華攬鏡浮。雨霏催刻燭,山晚悵登樓。不淺藤蘿約,臨風詠四愁。
步向庭梅繞幾巡,莫愁家月倍堪珍。何須更看花燈去,若個燈人似個人。
黃葉疏林江上洲,西風角怨夕陽樓。晚天紫翠凌空闊,只有樊山取意秋。
何來稱若土,泛泛起清風。詩卷留西派,禪心近北宗。花明丹似女,松老禿如翁。前日天臺去,辛勤折數筇。
霄漢翱翔歸去閑,回頭休忘嶺南山。青林近夏初飛葉,碧海彌天不見灣。鴝硯眼明藏匣內,鸚禽言好入籠間。殊方草木添新狀,萬里經途一轍環。
九枝秀草當門植,一幅春光對面懸。莫道不曾收拾得,黃鶯啼起隔林煙。
姑射仙軿馭素云。含冰掬月照清心。輕衾遙夜隔扉語,細雨明燈擁袖吟。天浩渺,海深沉。海天澒洞化牙琴。何須滄海移情思,一剪柔波比海深。
菊與為朋竹與鄰,閉門誰見曉妝新。不須多羨蘇堤好,車馬往來塵污人。
欲重金躔地,應資瑣闥聲。天連巴子國,江盡宕渠城。蠻府傳新檄,賨人候去旌。葛山遺跡在,知不愧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