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湖樓晚眺
斜日侵簾上玉鉤,簷花飛動錦文浮。
湖光寫出千峰秀,天影融成十里秋。
翠鷸翻風窺淺水,片云隨意入滄洲。
留連更待東窗月,注目晴空獨倚樓。
斜日侵簾上玉鉤,簷花飛動錦文浮。
湖光寫出千峰秀,天影融成十里秋。
翠鷸翻風窺淺水,片云隨意入滄洲。
留連更待東窗月,注目晴空獨倚樓。
夕陽斜照,光線透過簾子照在玉鉤上,屋檐下的花朵隨風飛舞,如錦紋浮動。湖水映出千座山峰的秀麗,天空的影子融入十里秋色中。翠鷸在風中翻飛,窺視著淺水中的獵物,一片云朵自由自在地飄入滄洲。我留戀這美景,更期待東窗升起的明月,獨自倚著樓凝望晴朗的天空。
侵簾:照進簾子。玉鉤:指簾鉤。
簷花:屋檐下的花朵。錦文:錦紋,形容花瓣飛舞的樣子。
翠鷸:一種水鳥,羽毛翠綠。
滄洲:濱水的地方,常指隱士居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寧靜美好景色推測,可能是詩人在閑暇之時,于望湖樓欣賞傍晚景色有感而發,當時心境閑適愜意。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望湖樓傍晚美景,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生動,意境優美。展現了詩人較高的寫景抒情能力,在寫景詩中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山中有鏡石為臺,云霧深藏未肯開。別有一溪清似鏡,不須人為拂塵埃。
今日山頭云欲舉。青蛟素鳳移時舞。行到石橋聞細雨。聽還住。風吹卻過溪西去。我欲尋詩寬久旅。桃花落盡春無所。渺渺籃輿穿翠楚。悠然處。高林忽送黃鸝語。
闔閭門前樹,鳥啼華月圓。詩吟倚樓上,午鼓未成眠。翠袖添雕鴨,烏絲寫粉箋。每懷經濟念,鸞鏡感芳年。
驪駒在門。仆夫俱存。驪駒在路。仆夫整駕。
瀟湘木落時,玉佩秋風起。日暮悵何之,寂寞寒江水。夫君行不歸,日夕空凝佇。目斷九疑岑,回頭淚如雨。
鳥啼花老旅魂銷,楚水巫峰入望遙。雨過江流添幾尺,白云一帶鎖山腰。
浮云過目勛華盡,下惠三公定有無。巾石乞歸對懷玉,也應多謝左偏枯。
日出東林眾壑暄,野花開遍小桃源。行吟不負孤筇力,獨坐偏宜老樹根。頑鐵轉身成俗物,名山到處有田園。生平樂事唯知足,莫怪閒人妄自尊。
門靜悠悠日,春愁淡淡天。風塵殊未已,形影自相憐。有客還詩債,無人與酒錢。感時歌慷慨,憂國淚潺湲。
吟懷常恨負芳時,及至春來雪尚滋。榆莢半含椒粒色,柳條未變曲塵絲。墻陰更覺花開晚,水冷應知雁到遲。慚愧蓬萊老仙伯,已回和氣入新詩。
幾日春愁無意緒,撚金剪綏慵拈。小樓終日怕憑闌。一雙新淚眼,千里舊關山。苦恨碧云音信斷,只教征雁空還。早知盟約是虛言。枉裁詩字錦,悔寄淚痕箋。
城從虎門起,千里跨空冥。多壘虛防海,非邊亦筑亭。中華馀一島,正朔在重溟。望斷黃龍艦,風帆似水萍。
記憶邯鄲道,真從夢里看。彈冠先達笑,行路古來難。滿目紛時態,貞心獨歲寒。風塵俱異域,握手慰加餐。
虎丘茶葉昆山歌,專諸骨董刻絲梭。明月大家消一看,焉能人娶一嫦娥。
先皇御宇重詞臣,手詔親題第一人。望切上臺因補袞,恩深三極盡垂紳。朝承清燕常焚草,歸揖賓僚許吐茵。便擬東山操杖履,五湖煙水正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