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九首 其三
沒弦琴韻,罕遇知音。
無影林中,難尋足跡。
同聲同氣,方辨端倪。
不是當家,徒勞側耳。
沒弦琴韻,罕遇知音。
無影林中,難尋足跡。
同聲同氣,方辨端倪。
不是當家,徒勞側耳。
沒有琴弦的琴音,很少能遇到能聽懂的人。在沒有影子的樹林里,很難找到足跡。志同道合的人,才能辨別其中的頭緒。若不是行家,白白地側耳傾聽也沒用。
沒弦琴韻:沒有琴弦的琴所發出的音韻,常象征難以言說的妙理。
罕遇:很少遇到。
知音:能理解、欣賞自己的人。
無影林:一種象征,代表難以捉摸、虛幻的境界。
端倪:頭緒、跡象。
當家:行家、內行。
徒勞:白白地耗費力氣。
偈語通常是佛教高僧用來傳達佛法、開示弟子的話語。這首偈語創作背景可能是在佛教修行的環境中,高僧為了讓弟子們明白佛法的高深和難以領悟,需要有真正的修行和感悟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
這首偈語主旨是強調佛法或高深哲理的難以領悟,只有行家才能辨別其中奧秘。其特點是通過形象的比喻和對比來傳達抽象的思想。在佛教偈語文學中,這類作品有助于引導修行者深入思考佛法。
滿園花發白于梅,又與紅桃并候開。可口直須成實后,莫將苦種路旁栽。
海嶼通村險,邊城出敵遙。旗燈秋雨塞,鈴柝夜溝潮。士飽爭投石,農閑數舞箾。毋令廢收獲,高隴有枯苗。
不辭春夏與秋冬,踏遍周遭百二峰。只為謀生求野藥,非因濟世學神農。蹈云縋谷搜靈草,下地翻泥索土龍。衣食其端行我道,管教雋杰笑凡庸。
鄉里高門重太邱,簪纓新喜紹前修。漢鹺出井真良法,蜀道登天亦壯游。晝錦親庭歸便驛,秋江客棹趁安流。守官愿爾清如水,佇聽嘉聲慰白頭。
東風無力。恁瑤華吹放,碎成瓊雪。經玉人、纖指拈來,便簾模香生,對花清絕。柳絮泉旁,幾度鸝晨鵑夕。喜春酲斗茗,夜倦校碑,唱隨靈匹。明湖水波溫洌。折花枝并載,游舫青篾。數晚節、風擊芙蓉,嘆比目文魚,過江同鯽。畫里春風,還是那、綺羅芳節。卻行訪、刺桐院宇,故人傷別。
正及春花時,采芳步華薄。春風復無情,又欲吹花落。
長淮九月秋風高,水怪百出生波濤。吳檣楚柁不敢渡,人命委棄如鴻毛。山精白晝作鬼語,野狐黑夜如人嗥??h齋博士最憂者,中宵起聽荒雞號。豈無強弩射其上,愁來磨損胸中刀。平生讀書弗見用,拂衣歸臥番江皋。知幾未落季鷹后,對客且放元龍豪。束書三日先告別,令我不樂心忉忉。時運忽來烏可遏,憂患卒至將安逃。高歌激烈不肯住,衰柳何以維輕舠。臨岐大醉意不已,更過西家沽酒醪。
泛湖浮海兩如何,滿地悲風起白波。爭似乘槎隨博望,玉繩光里看山河。
夾道輕煙暖拍堤,春山障眼客魂迷。野花不及垂楊色,并與茸茸綴馬蹄。
青龍地脈土酥香。產玉似昆岡。可憐不入瑤池宴,到冰壺、風味凄涼。忽憶故園時序,春盤春酒羔羊。青絲生菜韭芽黃。銀縷染紅霜。桃花人面柔荑手,酒微酣、象箸頻將。鼙鼓一聲驚散,六年地老天荒。
臥病兼旬人事稀,草堂秋樹掛晴暉。鄰雞乍警饑狐出,林鳥無聲獨鶴歸。風里拋書因力倦,云中餐石與心違。晚吟尤愛松溪靜,淺水菰蔣映釣磯。
風帽云巾歷所期,問津何似到家時。曲闌半倚垂楊外,潮落潮生祇自知。
醉眼曾空十二州,肯隨人海共沈浮。白頭不用悲陳跡,木落霜清恰見秋。
浮飆動廣野,白日慘無色。之子在萬里,山川渺難極。豺狼滿路衢,況復荊與棘。我欲往從之,惜無晨風翼。因風寄瑤華,歲事日云夕。去往鮮歡悰,撫膺長嘆息。
薔薇終挽好春回,壯歲芳箋化錦灰。枝上黃鸝獨啼囀,誰知何去復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