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劉季孫
劉侯歲覆春堤料,居不曾閑須我勞。
未嫌清濁各有攜,匪報瓊瑤以為好。
吏訶單絞自可更,兒笑接?從復倒。
為憐徒步此青袍,重憶歸來著黃帽。
官忙未向林野疏,時清不廢詩書傲。
梨花如雪許重尋,秋實垂墻晚方到。
劉侯歲覆春堤料,居不曾閑須我勞。
未嫌清濁各有攜,匪報瓊瑤以為好。
吏訶單絞自可更,兒笑接?從復倒。
為憐徒步此青袍,重憶歸來著黃帽。
官忙未向林野疏,時清不廢詩書傲。
梨花如雪許重尋,秋實垂墻晚方到。
劉侯每年負責春天堤壩物料之事,一直忙碌不得閑還邀我來此。我們不嫌酒的清濁各自攜酒相聚,我雖無美玉回報但情誼很好。小吏呵斥單絞衣不合適可更換,孩子笑著看我們反復倒酒。我憐惜這著青袍徒步之人,更回憶起歸來時頭戴黃帽的情景。為官雖忙但未疏遠林野,時世清平也不放棄詩書的傲意。梨花似雪時答應我再來尋訪,秋果垂墻時才晚些到達。
劉侯:指劉季孫。歲覆春堤料:每年負責春天堤壩物料之事。
未嫌清濁各有攜:不嫌棄酒的清濁,各自帶著酒。
匪報瓊瑤以為好:不是為了回報美玉,而是看重情誼。匪,通“非”。
吏訶單絞:小吏呵斥穿著單絞衣。單絞,一種薄的衣服。
接?:古代的一種帽子。
青袍:古代低級官員的服飾。
黃帽:指歸隱之人的帽子。
時清:時世清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劉季孫是北宋時期官員,有詩名。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與劉季孫交往期間,當時社會相對穩定,詩人在與友人的相處中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劉季孫的情誼及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敘事生動,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北宋文人的生活與情感。
征路愁迷黯動神,穿林入谷自尋真。亭亭有意冷移玉,黯黯無言空悵人。夢斷陽臺半云雨,淚空青冢幾沙塵。馀芳消歇繁華起,野水蒼煙意自春。
司馬南游正少年,可堪人去雁來前。孤舟白擁蘆藏月,兩岸青殘柳散煙。帆外客星灘七里,湖中佛日竺三天。射潮不用錢王弩,但有觀濤賦幾篇。
莫道經霜不見花,小春風景屬山家。滿山紅葉斜陽映,卻似桃源一片霞。
木陰深靜鳥聲和,溽暑全消爽氣多。太液池頭夜來雨,微風新綠水增波。
浩浩黃河水,東流長不息。悠悠不見清,人人壽有極。茍欲乘白云,曷由生羽翼。唯當鬒發時,行住須努力。
繚繞穿紅萼,斕斑踏紫苔。誰將錦步障,端為使君開。
此藥神功別有方。專醫五臟膏肓。一服下隨湯。即時傳透,便得安康。更便真玄推妙訣,諸公子細消詳。養氣全神保固。壽長壽長。永處清涼。
白日西南馳,人生直如寄。芳林春風發,百物暢以萃。君心諧金石,良晤成斯醉。于焉彌歡洽,倏忽老將至。孔蹠今安存,何須辨真偽。
綠酒紅亭正夕暉,問君東去幾時歸。路過山海秋風早,莫待馬頭黃葉飛。
強梳蓬鬢整斜冠,夜聽步虛山月寒。縮地往來無定所,洞天誰道卻歸難。
花擅秋時盛,根自月中分。浥露何須折,因風不待聞。茗瀹承芳氣,蘭爇讓幽芬。心清歸妙悟,今古奚足云。
聞道干城將,頻年未解顏。身危征戰后,名定是非間。海月窺龍劍,沙云接雁山。誰憐趙充國,白首臥榆關。
早又黃昏,教人偎到闌干熱。青驄南陌。料也輕寒惻。垂柳無情,慣把游蹤隔。窺窗格。新蟾弄色。料也歸來得。
金簡朝元擁玉華,碧壺香滿謫仙家。石壇冷掛銀潢水,會待秋風送客槎。
粉署含香又幾年,轉輸今識酂侯賢。還家樹不言溫室,行部山應訪冷泉。玉麈夜揮天竺月,畫船秋放太湖煙。江南水旱憂非細,愿悉民艱疏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