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呂明父學士
當日功名指顧收,一言悟主過千秋。
去登霄漢如平地,歸到云山尚黑頭。
解組行參蓮社客,揮金坐揖醉鄉侯。
謝公不為蒼生起,擁鼻重來可自由。
當日功名指顧收,一言悟主過千秋。
去登霄漢如平地,歸到云山尚黑頭。
解組行參蓮社客,揮金坐揖醉鄉侯。
謝公不為蒼生起,擁鼻重來可自由。
當年獲取功名易如反掌,一句話讓君主醒悟,功績超越千秋。入朝為官平步青云,歸隱云山時還正值壯年。解下官印與蓮社的高僧交往,揮金如土在醉鄉逍遙。謝安若不為拯救蒼生而出仕,再次歸隱就能自由自在了。
指顧:手指目顧,比喻時間短暫,形容輕而易舉。
悟主:使君主醒悟。
霄漢:云霄和天河,指天空,比喻朝廷。
解組:解下印綬,指辭去官職。
蓮社客:指與佛教有關的人,東晉慧遠在廬山邀集僧俗十八人成立蓮社。
醉鄉侯:指好酒之人,唐代王績著有《醉鄉記》。
謝公:指謝安,東晉名士,曾隱居東山,后為蒼生而出仕。
擁鼻:用手掩鼻而吟,形容文人的高雅神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當時友人呂明父學士已辭去官職歸隱。詩人可能是看到友人從仕途得意到歸隱田園的轉變,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人生經歷的看法和情感。
這首詩主旨在于對友人呂明父學士人生經歷的回顧與感慨。其特點是將友人的仕途與歸隱生活進行對比,并用謝安的典故增添深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功名與歸隱的思考。
相思天一邊,知在石樓間。
高臥客稀到,數峰人共閑。
仙方新更試,易疏舊曾刪。
好探鰲頭信,時應有鶴還。
兩岸山光合,況當三月天。
好花紅照水,芳草綠隨船。
貨藥村橋醉,收帆野渡眠。
因思二朝客,同泛恐無緣。
園中比比是花欄,史欠修篁十數竿。
時見此君憐淅瀝,春來何處得檀欒。
黃初換葉應深惜,綠未成陰已好看。
看取北窗風更冷,不須炎月用冰盤。
才薄難勝任,空銷懶惰情。
公堂群吏散,苔地亂蛩聲。
隔歲鄉書絕,新寒酒病生。
方今圣明代,不敢話辭榮。
甲第新修盡不如,徧栽花卉地無余。
囊中恥貯千金寶,架上惟藏四部書。
一炷白檀煙細細,百竿修竹影疏疏。
終須副卻蒼生望,別筑沙堤到盛居。
悠悠世事稱無窮,千靈萬象生虛空。活人性命由百谷,還須著意在耕農。
自有奸民逃禁律,農夫倍費耕田力。青巾短褐皮膚干,不避霜風與毒日。
暮即耕兮朝即耘,東坻南垅無閑人。春秋生成一百倍,天下三分二分貧。
天意昭昭憐下土,英賢比跡生寰宇。懲奸濟美號長材,來救黎元暗中苦。
我聞愍農之要簡而平,先銷坐食防兼并。更禁貪官與豪吏,愍農之道方始行。
一名倜儻動皇州,寄應王門作解頭。
將領風騷推李杜,較量英勇讓曹劉。
春闈有詔俄中輟,秋賦隨時亦暫休。
金殿制科思取應,遠飛章句問喜謀。
我昔初機學道迷,萬水千山覓見知。
明今辨古終難會,直說無心轉更疑。
蒙師點出秦時鏡,照見父母未生時。
如今覺了何所得,夜放烏雞帶雪飛。
巨石何年琢,為盆勢莫裁。
圓疑通澤國,深可并天臺。
法水長時滿,青蓮向日開。
無人知此喻,寂寞首空回。
宿草江邊閣,臨流發嘯歌。
所觀得病少,豈在蓄書多。
生子能無貴,居身不可過。
茍圖銷旦夕,青鬢長如何。
秋色入簷楹,閑門開復扃。
愁人欲長醉,薄酒又還醒。
攪照頭將白,逢誰眼暫青。
祇應南與北,唯此念飄零。
暮春慘慘黃昏雨,零落櫻桃斜掩戶。未張燈火簾幕深,樓閣巢寒聞燕語。
昔時常說長安好,而今厭走長安道。蘇秦辨說長卿才,自笑功名胡不早。
人悄悄,倚柱時,情脈脈,無人知。憐春惜遠情不盡,斜雨兼花暗濕衣。
廣陵秋節半,旗鼓迓靈濤。
?沈云海遠,風激雪山高。
壯哉水濱人,游為水中豪。
弄濤若平地,輕命如鴻毛。
古稱公無渡,弱渡堪悲號。
憑深良足畏,知險可先逃。
甘言毒人藥,巧笑刳腸刀。
狎玩終罹禍,險甚于滔滔。
昭然圣誡,勉旃于爾曹。
慎言渾不畏,忍事又何妨。
國法須遵守,人非莫舉揚。
無私仍克己,直道更和光。
此個如端的,天應降吉祥。
性之生情,為夢為想。
性之生緣,如影如響。
不有古圣,愚將安仰。
不有妙道,愚將安倣。
爰得智刃,決開疑綱。
人不同心,超然獨往。
明融日新,率由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