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詢秀才歸徐
千里相從愧子心,未堪歸路馬骎骎。
更能作意憐衰病,肯后重來道古今。
三歲有期看一舉,百年聊待到千尋。
行逢浄社論余習,為說登臨久廢吟。
千里相從愧子心,未堪歸路馬骎骎。
更能作意憐衰病,肯后重來道古今。
三歲有期看一舉,百年聊待到千尋。
行逢浄社論余習,為說登臨久廢吟。
你千里來與我相伴,你的心意讓我深感慚愧,可現在你卻要騎著快馬踏上歸程,我實在難以承受。你還能用心憐惜我這衰病之軀,真希望你之后還能再來與我談古論今。約定三年后期待你一舉成名,人生漫長且待你有高遠成就。你途中若遇到清凈的僧社談論舊習,就說我已很久沒登山臨水吟詩了。
相從:相伴、跟隨。
骎骎(qīn qīn):馬跑得很快的樣子,形容行進迅速。
作意:用心、留意。
三歲有期:約定三年。
千尋:形容極高,這里指高遠的成就。
浄社:指佛教的清凈社團。
余習:舊習,這里可能指吟詩等愛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陳詢秀才千里來拜訪詩人,相處一段時間后要回徐地,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衰病之態,對友人的到來格外感激,對其離去也十分不舍。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感激、不舍與期許。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雖在文學史上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深厚情誼。
最幸平時省拜頻,雍容常欲面生春。
鬢華雖覺年彌老,齒宿其如語自新。
兩劍共埋知有日,一杯持奠阻無因。
泫然空落風前淚,終愧西山執紼人。
結廬在深寂,芳簷蔭松蘿。
天晴風日溫,時有燕雀過。
今茲夏暑雨,衡門可張羅。
永嘆復自慰,幽興吾亦多。
公喻如龍媒,秋游身有神。暫此地上行,氣壓凡馬群。
我喻如麋鹿,野性不受馴。逼迫到城市,邇邇常畏人。
自知兩相懸,無以追后塵。故其拜典謁,曠廢不及頻。
時于清夜夢,論議容相親。公今瓜過期,行色催車輪。
窮達稍異趣,細歡復何辰。悔不忘鄙陋,日為門下賓。
周旋奉誨語,藥此傷敗身。追念已無及,扳緣寧有因。
但能側兩耳,聽公登要津。上固知倪寬,俗吏徒云云。
前疏水竹界桑麻,桃李畦分小徑斜。
山數青黃人住久,路排藜藿客行賒。
云寒煙合入長暝,梅懶春催未放花。
聞道蒼頭長兒女,主人游宦不還家。
回祿為火神,威權尤貴重。
年來何失職,權為盜所弄。
此盜假爾威,蜂蟻聚徒眾。
煌煌萬炬光,灼燎隨所縱。
煙氛障白日,烘炙盛騷動。
老幼哭無家,禍虐人所共。
使人不見此,聰明欲何用。
神而審其然,可得亡制控。
忍使盜意滿,生民負焦痛。
爾過不可文,反躬當自訟。
與君淮浦接鄉關,聞道忙中也自閑。
身似浮花真客宅,心歸實地是家山。
窗明篤耨朝煙細,榻靜籧篨午夢殘。
更問前生李居士,南行今到幾人間。
嗟乎,吾不及識子美,誦讀遺文淚如洗。
公文意氣何所似,猛虎負山蛟得水。
或如秋風入松竹,或如春溫煦桃李。
文章乃爾人可知,何事亨衢半途止。
定應豪氣壓凡夫,不學持圓媚唇齒。
孤芳獨寄叢林中,安得飄風不狂起。
一杯失舉強名之,包裹鋒芒扼而死。
天乎天乎庸可問,如子美者使作滄浪之釣民爾。
窮巷絕輿馬,衡門翳蒿萊。煩公赤墀步,踏我幽徑苔。
念舊昔云有,此道今微哉。俗薄風義重,稍壓萬古回。
衣冠冒暑至,笑語帶涼來。愧無一尊酒,臨風相對開。
乃得陪杖履,崎嶇訪巖隈。野寺生網蟲,長廊闃顛摧。
晬容守孤殿,坐對寒爐灰。公獨屑瓊草,芬馨薦中懷。
但念石佛古,豈顧多塵埃。妙語入幽隱,髙情肆徘徊。
良覿若易奪,半規忽西頹。溪分隔流水,歸途恨難偕。
獨立久瞻望,煙林綠洄洄。
歌酬花意醉酬春,笑口相逢可厭頻。
不飲正疑花怨客,典衣莫聽婦傷貧。
天生尤物非為福,蚌有明珠亦累身。
墻里佳人墻外笑,冶容招悔豈無因。
短莛投跡類蓬麻,何似差吟得當檛。
藏跡豈期今脫死,迎軍幾處早分髽。
池塘帶雪猶涵溟,林谷先春已豁谺。
莫謂寒荄更無分,春來也解露雙芽。
憶與故人分此袂,倒指數年今不啻。
天涯何意得相逢,一笑向君聊破涕。
靜垂雙耳聽韶頀,濯洗凡襟無鄭衛。
頻將短燭翦寒花,正恐今宵如夢寐。
五月困暑濕,眾謂如蒸炊。
惟我坐幽堂,心志適所怡。
開窗面西山,野水平清池。
菱荷間蒲葦,秀色相因依。
幽禽蔭嘉木,水鳥時翻飛。
文書任討探,風靜香如絲。
此殆有至樂,難令俗子知。
髙士常狥俗,無心欲違世。野鶴在雞群,飲啄同斂翅。
昻昻望九臯,自有物外意。下士求免俗,正恐俗難避。
嫫母學西子,象玉徒瑱揥。低回雖斂容,不改凡冗氣。
聞君開小閣,潔具髙風致。隨硯翰墨香,雨帶春煙細。
盡將窗幾閑,一洗簿書累。漢有宏羊者,榷酤善言利。
流風至今茲,已作千古弊。君方聊爾耳,升斗亦云寄。
顧我困埃塵,俛首甘俗吏。均是為貧人,噫嘻勿羞愧。
曾問征夫路,名山兩日程。
能銷幾兩屐,況值一川晴。
詩欲謀于夜,云多不近城。
暮年塵事有,逐處得心清。
勞生分素定,大患天所辱。
時于塵埃中,許我對修竹。
此君風味高,瘦骨不生肉。
煙梢墮新籜,當面變蒼玉。
風邀嘉月過,眾葉亂相觸。
寒光下照之,到地影猶綠。
誰能相從飲,莫聽人間曲。
細響侑孤斟,洗卻一生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