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鵲山
小試登山腳,今年不用扶。
微微交濟濼,歷歷數青徐。
樸俗猶虞力,安流尚禹謨。
終年聊一快,吾病失醫盧。
小試登山腳,今年不用扶。
微微交濟濼,歷歷數青徐。
樸俗猶虞力,安流尚禹謨。
終年聊一快,吾病失醫盧。
今年試著登山,腿腳還挺靈便,不用人攙扶。微微能看到濟水和濼水交匯,清晰地數著青州和徐州的方向。這里的淳樸風俗還有虞舜時代的遺風,平靜的水流還遵循著大禹治水的策略。一年到頭能有這樣一次暢快的登山體驗,我的病痛似乎都被醫好了。
小試:嘗試。
交濟濼:濟水和濼水交匯。濟水,古水名;濼水,發源于山東濟南。
歷歷:清晰的樣子。青徐:青州和徐州,古代九州中的兩個州。
樸俗:淳樸的風俗。虞力:虞舜時代的遺風。
安流:平靜的水流。禹謨:大禹治水的策略。
醫盧:傳說中的醫神盧醫,泛指良醫。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詩人可能在游覽鵲山時,被當地的山水風光和淳樸民風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詩人在登山過程中感受到身心的愉悅,進而借景抒情、懷古思今。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登山的暢快和對當地風土人情的贊美。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相結合,語言質樸卻富有韻味。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積極的情感。
銀燭心灰淚已乾,
落花三嗅費汍瀾。
從今洗面須成笑,
留取橫波對鏡看。
與子一為別,星華幾度移。論心空有約,促膝更無期。
歧路青驄遠,關河白雁遲。此時頻悵望,何處侍襜帷。
未并登臺酌,先傳出塞詩。清音諧玉律,秀色亞瓊枝。
可笑邊城客,來從粵海湄。形容君莫問,衰鬢漸如絲。
園荒露正濃,人絕往來蹤。
甘蔗除秋熱,新梨可晚供。
草間鳴蟋蟀,江上落芙蓉。
漸覺無忙事,生涯好是慵。
爾本同眾卉,以我特知名。我已謝人間,爾猶保余榮。
籬下邈難遇,繽紛在華庭。內房羅寵女,縝發耀鴉翎。
晨梳供采摘,雙鬢橫新英。潔身充近玩,委藉何縱橫。
卻誤周茂叔,猶以隱逸稱。
玉柱一重重。不響凈琮。水晶殿闕曉朦朧。鉤取瑩瑩方寸鐵,何處蛟宮。
香雪滿簾風。寒壓芙蓉。綠云輕刻小金蟲。移向妝臺偎翠袖,巧奪天工。
澄潭喬木插晴煙,
樹影溪光相接連。
我欲呼兒操小艇,
醉時坐看水中天。
七歲竄遐荒,玉門幸生入。
久霾沙磧場,形骸空骨立。
到門人不識,親戚盡垂泣。
相對疑夢中,無語聲鳴唈。
驚魂滯天外,恍惚招未集。
久客乍還家,反覺非所習。
觸物增感端,百憂紛相襲。
往事何足陳,傷心悔無及。
冒雨來湖上,尋君此一過。
水聲當枕起,山色到門多。
旅食近無恙,飄萍終奈何?
有家歸未得,空嘆鬢毛皤。
長歌招隱日,別業舊西耕。花竹分三徑,樓臺擁五城。云含秋雨色,樹帶海濤聲。把酒歡何極,重憐下榻情。
郭外開精舍,籃輿恣往還。虬龍潛巨壑,猿鶴嘯空山。鑿井偏投轄,入林但閉關。庭前饒玉樹,倘許數追攀。
細數峰巒到石門,緩移屐齒步云根。
一樽濁酒林間坐,古木蒼蘿日月昏。
鬼鑿神镵巧更紆,直疑有路到華胥。
坐來濃翠沾衣冷,恰似飛來秋意初。
雙玉節,到神京。
碧杯仙露冷如冰。
一聲金磬千花發,洞口天風吹酒醒。
萬樹垂楊古岸前。數聲長笛夕陽邊。隨逝水。放歸船。蘆花風軟盡酣眠。
春水垂竿曉露瀼。秋江撒網晚風涼。天月白。渚花香。得魚飲酒水云鄉。
老來無暗亦無明,
寄息深山避世情。
夫子暗投珠玉惠,
我身正似一毫輕。
我本自為芳,清心來眾賞。不作卻聘書,高名自標榜。
一任朱門游,終焉逢戶想。睇彼隱君子,熱中勞俯仰。
朝住青云下,暮躡華堂上。翩然意氣增,春溫變秋爽。
俯念此微生,榮落任天壤。雖然草木姿,竊用資生養。
枕之雙目明,服之年壽長??淳霰鄙?,名實何鹵莽。
一曲畫橋春水急,綠帆遠掛斜陽。誰家艇子近垂楊。杏花新雨后,初浴兩鴛鴦。
暮暮朝朝來信準,教人無奈橫塘。新愁恰與此平量。慣隨明月上,更弄柳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