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
文章平日事,風竹莫年須。
衰疾懸知此,霜毛不更除。
一丘吾欲往,百畝有如無。
魑魅須游子,乾坤著腐儒。
扣門聞啄木,喚酒有提壺。
門徑無行跡,秋來不遣鋤。
文章平日事,風竹莫年須。
衰疾懸知此,霜毛不更除。
一丘吾欲往,百畝有如無。
魑魅須游子,乾坤著腐儒。
扣門聞啄木,喚酒有提壺。
門徑無行跡,秋來不遣鋤。
平日以文章為事,晚年時像風中竹子般稀疏的胡須。我早已知道自己衰老多病,白發也不再去剔除。我想去那山丘之地隱居,雖有百畝田地卻如同沒有。山林中的鬼怪似乎在留難游子,天地之間只容得下我這無用的老書生。聽到敲門聲像啄木鳥啄木聲,呼喚拿酒時仿佛聽到提壺鳥的叫聲。門前小徑沒有行人蹤跡,秋天到了也不用去鋤草。
莫年:即暮年,晚年。
懸知:預知,料想。
霜毛:白發。
一丘:指隱居之地。
百畝:指田地。
魑魅:山林中害人的鬼怪,這里比喻壞人。
提壺:鳥名,其叫聲似“提壺”。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晚年,年老體衰、疾病纏身,在生活中可能遭遇了一些挫折和困境,因此產生了隱居的想法,同時也對現實社會的黑暗有所不滿。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晚年的心境和對生活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人生階段的真實情感。
漢家官兵名羽林,臂鷹走馬長楸陰。
選填并隸光祿籍,宿衛日費司農金。
遙聞虜騎前犯塞,六部良家人不耐。
黃須兒戰鄴下軍,白袍兵劫花門寨。
義軍轉閫無已時,就令虜得名王歸。
封侯起第豢醲賞,仍是漢殿前孤兒。
盤誥通凡民,風雅出賤隸。
后世諸老生,懷疑以沒世。
喧呶挾訓詁,洋溢滿天地。
多聞豈無取,大義恐憔悴。
譬彼醫之工,用藥不相比。
未足以愈病,或者反致祟。
我欲刊眾訛,引之于平易。
當世無圣人,誰其哀此志。
狂飆卷春去,永日送夏來。
天地一劇戲,役人如嬰孩。
借使長青春,人生能幾回。
仰羨松心堅,雪里常崔嵬。
理學通深藝學高,一官俄逐盛年拋。
門中晁董刊新志,海內陳雷哭舊交。
黃落己空秋半葉,清芬未著臘寒梢。
魂兮有句重吟否,謝脁山孤月轉坳。
天風吹落日,秋色上遙岑。
倦客未投館,棲鴉已滿林。
妻孥非遠別,歲月易驚心。
市酒不成醉,新蛩助我吟。
江練緊纏山腳白,露珠密簇草頭明。
一天秋意凄涼甚,幾日西風醞造成。
新月光中新雁過,暮云深處暮鐘鳴。
得君吟卷呼兒讀,吹竹彈絲無此聲。
一別僅三年,相看事宛然。
旋添新蒜發,猶聳舊吟肩。
紅日征途外,黃花喜氣邊。
不須勞寄問,姓字有人傳。
回也逍遙只寓言,參乎三省道真傳。
明知榮悴何由我,誰道修為亦屬天。
朝市山林皆寄耳,簡編燈火故依然。
窮年矻矻人休訝,山宅臞儒便是仙。
寡交率天性,積疴攻妙藥。
干祿念烝嘗,著書恣談謔。
永矢離畏途,何況縻好爵。
感子故人意,屏吏延鈴閣。
時剖千秋心,兼訂三山約。
風流張平子,文采謝康樂。
潛魚媚幽潭,高鳥昵林薄。
物類既參差,天地亦寥廓。
但愁霜霰多,石出兼水落。
急雨聲中夜漏長,曉來嫩水漲平塘。
試扶竹杖穿三徑,自折梅花薦一觴。
我縱撚須難得句,君才開口便成章。
偃旗仆鼓退三舍,且遜元戎十乘行。
不須拄笏覓西山,太白峰頭雪未干。
物景四時俱是爽,江流三面此為寬。
慣來幽鳥遺巢在,欲縱香苞和雨寒。
我有一言君記取,勿栽高樹近欄干。
孫榮子貴問何如,籩斝盈庭學魯儒。
若盡禮宗天下少,縱修彤史古人無。
歸眠山館還知命,賜吉朝衣得暫娛。
欲寄升堂千點淚,蘭風吹雨暗前湖。
有譚名利者,耳若了不聞。
心乎平似水,身也懶于云。
眇眇居人世,骎骎過隙曛。
田園趣歸去,風月謾平分。
有子萬事足,一堂何足論。
還欣身有托,或謂壽無根。
靜處安吾分,超然忘世紛。
爐薰祝萬壽,持用答吾君。
子晉昔游處,平臺片石成。
寺名猶記鶴,松響卻疑笙。
巖壁飛雙瀑,金沙照一泓。
野人豈仙伴,隨鹿過溪行。
飛錫來尋避俗翁,不辭劈面受霜風。
因君發被詩催白,知我顏須借酒紅。
秀谷幾年千里隔,空寮今夕一燈同。
恨無日暮碧云句,編入文通雜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