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寓居
游子暮何歸,韋杜城南村。
秋水深可測,挽衣踏行云。
道暗失歸處,棲鳥故不喧。
牛羊閉籬落,稚子猶在門。
游子暮何歸,韋杜城南村。
秋水深可測,挽衣踏行云。
道暗失歸處,棲鳥故不喧。
牛羊閉籬落,稚子猶在門。
游子傍晚該歸向何處呢,在韋杜城南的村莊。秋天的溪水深得可以測量,我提起衣角踏水而行如踏行云。道路昏暗找不到回去的地方,棲息的鳥兒也安靜不喧鬧。牛羊都被關進了籬笆里,小孩子還守在門口。
游子:指離家在外或久居外鄉的人。
韋杜:韋、杜兩姓是唐代長安城南望族,故借指長安城南。
挽衣:提起衣服。
籬落:籬笆。
稚子:小孩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游子”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漂泊狀態,在某個秋天傍晚路過或居住在城南村莊,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游子暮歸時所見的鄉村景象,突出鄉村生活的寧靜質樸。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大,但生動展現了唐代鄉村生活場景。
空山塵不到,白晝定僧禪。
龍口一泓水,人間第二泉。
殿高云氣濕,屋斷樹陰連。
張祜曾題品,唐碑尚儼然。
撁頭要長捍要直,落撁不要如弩力。
撁頭急落柵兒中,便是青天遭霹靂。
把撁猶如人把舵,舵若橫時舟受禍。
撁頭須取白露前,好撁就中金寶貨。
夏木千重裹,春無跡可窺。
靜如云聚處,動似雨來時。
坐對清相逼,行吟暑不知。
幽禽啼復歇,難認著巢枝。
去國遺忠藎,朝盤托諷深。
因知潔己意,亦是愛君心。
貌像意全古,子孫貧至今。
清風如可繼,塊土已埋沉。
修行過衲子,蔬飯幾昏晨。
自草休官疏,猶嫌在世身。
片云先冢近,寒月萬松鄰。
為鬼還應別,平生有善因。
拄杖挑云上半肩,尋幽重到舊棲禪。
浮生多故成南北,白發相驚問歲年。
房閉松聲難辨雨,山連海脈暗通泉。
自從勇卻長蘆請,猿鶴終宵亦穩眠。
出林詎為晚,知我歲寒心。
不入離騷怨,來親冰雪吟。
眾芳歸槁壤,獨干長窮陰。
為有幽人致,相看情倍深。
殿上傳宣內引官,一封歷歷奏忠肝。
八千里路先聲至,百萬都人夾道觀。
節度晉公先授鉞,淮陰韓信舊登壇。
擎天正要中流柱,莫擬人間蜀道難。
石門當半道,想見泊舟時。
伴鶴立終日,就巖題幾詩。
近山秋易老,問隠地偏宜。
我亦江湖去,心期爾得知。
幾年只向長安去,今日囊書被旨回。
馬首獨行秋葉路,鱸魚時共菊花杯。
黃昏鐘動雁初下,夜半月明潮正來。
我自不歸歸便得,故園早晚早梅開。
草堂人別久,今日特相過。
轉覺交游少,徒增感慨多。
巖花香宿雨,春葉暗庭柯。
窗下破孤寂,幽禽啼翠蘿。
白云堆里縛茅廬,活計無多樂有余。
午灶旋添燒藥火,夜檠頻勘養生書。
門無過客常籠鶴,園鑿新池學釣魚。
身遠利名心似水,夢閑時復到華胥。
小窗長日苦吟聲,獨倚闌干看晚晴。
居士莫疑貧可棄,春風不為病相輕。
梅邊紙帳重重影,壁上離騷字字清。
鷗鷺往來情更熟,只消此地度殘生。
鷗鳥往來處,此翁甘隠淪。
地因人物著,名入郡圖新。
夜月情懷淡,茅茨意態真。
高風無識拔,老卻采薇身。
山城燈火已蕭然,掃巷游人更雪天。
厭聽落梅翻永夜,喜看飛絮卜豐年。
狂隨戲蝶裝羅髻,巧逐纖腰上舞筵。
明日瑤階對瓊樹,會須微月與爭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