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彥上人
道人臨別重留連,應念吾生汩世緣。
拄笏看山猶故態,量船載酒異常年。
興來不計遠千里,休去可須持一錢。
會作清涼老庵主,兩盂分粥對床眠。
道人臨別重留連,應念吾生汩世緣。
拄笏看山猶故態,量船載酒異常年。
興來不計遠千里,休去可須持一錢。
會作清涼老庵主,兩盂分粥對床眠。
道人在臨別之際十分留戀,想必是掛念我一生都被世俗緣分所牽絆。我依舊像過去一樣,手持笏板眺望山巒,用大船載著酒,這和往年不同。興致來了,不計較路途遠隔千里;要離去時,何須帶著一文錢。我打算做那清涼庵的老庵主,和你分著兩碗粥,相對著臥床而眠。
道人:指彥上人。
留連:留戀不舍。
汩(gǔ)世緣:被世俗緣分所淹沒、牽絆。
拄笏看山:比喻在官有高致。
量船載酒:用大船裝載著酒,形容豪飲。
休去:離去。
兩盂分粥:兩人分著兩碗粥,形容生活清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經歷了世俗的紛擾后,對世俗生活產生了厭倦,在與彥上人道別時,表達了自己想要擺脫世俗、追求閑適自在生活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世俗的超脫和對閑適清修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個性和追求。
篸嶺之峰丹翠含,金膏水碧孕重巖。
磨蟻游人陟風磴,驂鸞仙侶坐冰嵌。
三霄寶月懸青樠,千歲玄霜下紫杉。
此去暫離應萬里,鶴書何日寄遙緘。
堯峰古剎連翠微,黃茅蓋殿白板扉。
鳥窠蟒窟僧住少,秖馀山水含清暉。
楞伽山中大弟子,偶來飛錫披荊枳。
石頭路滑雪紛紛,卻遇龐家老居士。
相期巖下種青蓮,懶乞人間造業錢。
無金布地不著想,有珠系衣且自捐。
一袈裟地無十笏,綿蕞草構為禪室。
松麈蒲團日日閒,黃花翠竹纖纖出。
本來無住亦無生,究竟何能識凈因。
且將清澈寶云井,作供燈光華鬘身。
澗底流泉鳴不止,峰頭朗月恒如此。
蝴蝶浮生夢已醒,蓮花事業心如水。
般若慈航咫尺間,菩提高樹豈難攀。
愿留白足常為伴,未許黃梅便出山。
正單衣試酒,恨客里光陰虛擲。愿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
為問花何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釵鈿墮處遺香澤。亂點桃蹊,輕翻柳陌。
多情為誰追惜?但蜂媒蝶使,時叩窗隔。
東園岑寂,漸蒙籠暗碧。靜繞珍叢底,成嘆息。
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
殘英小、強簪巾幘。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欹側。
漂流處、莫趁潮汐。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
最樂賢王子,今歲好中秋。夜深珠履,舉杯相屬盡名流。
宿雨乍開銀漢,洗出玉蟾秋色,人在廣寒游。浩蕩山河影,偏照岳陽樓。
露華濃,君恩重,判扶頭。霓旌星節,已隨絲管下皇州。
滿座燭光花艷,笑罥烏巾同醉,誰問負薪裘。月轉檐牙曉,高枕更無憂。
西子湖陰錦掞云,
水風池閣度晴熏。
影窺明王生綃薄,
分外精神一兩分。
天道信高遠,垂象亦顯然。
如何正春初,白虹乃亙天。
我行山塘曉,見之不敢言。
知天愛吾君,修德以祈年。
陰氣日云盛,履霜終冰堅。
況今民已窮,南北多顛連。
婺婦不恤緯,杞人空憂煎。
氣運有循環,匡濟當圖先。
作詩告有位,無得泄泄焉。
腰纏萬貫作飛仙,
飛到隔洋美利堅。
傳語徒孫莫惆悵,
為師去煉九還丹。
彩縷分絲縈臂瘦。浴罷蘭香,披拂當風袖。大道朱樓誰許又。窺人象隔銀屏后。
艾虎釵符新更舊。老我花陰,忍俊容禁酒。湘箑輕拈初暑候。聚頭得許年年否。
云繞青山水映橋,
叢林夾道鳥聲驕。
不堪鼙鼓驚鴻渚,
猶賴芃芃一望遙。
獨爾群山里,
人稱獅子峰。
無心自哮吼,
顯晦煙云中。
轉覺云沉重,翻疑天苦辛。
橫將無厭兩,淹殺有情春。
山作龍鐘貌,花如失意人。
百錢一斗米,誰與貸官貧。
麒麟閣下敞華筵,珠履三千望若仙。
芝草遙連萱草秀,壽星高并婺星懸。
慈惟瑞靄平安竹,梓舍光分太液蓮。
更喜桄辰臨九夏,好將辰日祝長年。
樹樹熟離支,殊非遠別時。
新蟬湘子廟,初日海王祠。
路記雙江合,文猶八代衰。
時無采風使,草野亦陳詩。
今日云山堂上客。明朝真個云山隔。人不似行云。相隨長短亭。
堂空歌韻響。清切緣云上。留住莫教飛。怕如人別離。
折肱起酣法,高藻淡行藏。
閱世知鉗口,論交感熱腸。
書高定武帖,詩廢蓼莪章。
每仰生花筆,琳瑯照室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