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張學士
湖海三年別,譙徐一日間。
經時猶未見,凡事信多艱。
理極那須說,情生不自還。
從來闕聲問,相見若為顏。
湖海三年別,譙徐一日間。
經時猶未見,凡事信多艱。
理極那須說,情生不自還。
從來闕聲問,相見若為顏。
在湖海之地分別已三年,從譙地到徐地仿佛只在一日之間。經過這么長時間還未相見,凡事確實艱難。道理到了極致無需多言,情感生發難以自控。一直缺少彼此的音信,相見時不知該是怎樣的容顏。
湖海:泛指四方各地。
譙徐:譙、徐為兩個地名。
經時:經過一段時間。
理極:道理到了極致。
聲問:音信。
若為顏:不知該是怎樣的容顏,形容相見時復雜的心情。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與張學士分別已久,可能由于距離、世事等原因一直未能相見,在這種情況下寫下此詩表達思念與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對相見不易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日常的生活感觸。
萬里驅兵過海門,
此生今日報君恩。
回期直待烽煙靜,
不遣征衣有淚痕。
花枝如火酒如餳,正好狂歌醉復醒。
對酒看花何處好,延和閣下碧筠亭。
人世悲歡不可知,
夫君初破黑山歸。
如今又獻征南策,
早晚催縫帶號衣。
小隱堪忘世上情,可能休夢入重城。
池邊寫字師前輩,春來不得山中信,盡日無人傍水行。
柳下官資顏子居,
閑情入骨若為除。
詩成斬將奇難敵,
而今共飲醇滋味,
消得揶揄勢利疏。
漁竿消日酒消愁,一醉忘情萬事休。卻恨韓彭興漢室,功成不向五湖游。
花滿西園月滿池,笙歌搖曳畫船移。如今暗與心相約,不動征旗動酒旗。
滄溟八千里,今古畏波濤。
此日征南將,安然渡萬艘。
草色青青柳色濃,
玉壺傾酒滿金鐘。
笙歌嘹亮隨風去,
知盡關山第幾重。
煉汞燒鉛四十年,
至今猶在藥爐前。
不知子晉緣何事,
只學吹簫便得仙。
蜀江波影碧悠悠,
四望煙花匝郡樓。
不會人家多少錦,
春來盡掛樹梢頭。
二年邊戍絕煙塵,一曲河灣萬恨新。從此鳳林關外事,不知誰是苦心人。
隴上征夫隴下魂,死生同恨漢將軍。不知萬里沙場苦,空舉平安火入云。
官閑馬病客深秋,肯學張衡詠四愁。
紅葉寺多詩景致,好與高陽結吟社,況無名跡達珠旒。
萬水千山音信希,
空勞魂夢到京畿。
漫天嶺上頻回首,
不見虞封淚滿衣。
云水蒼茫日欲收,
野煙深處鷓鴣愁。
知君萬里朝天去,
為說征南已五秋。
曾驅萬馬上天山,
風去云回頃刻間。
今日海門南面事,
莫教還似鳳林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