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晁主客
兩疏父子共含香,
不獨家榮國有光。
剩欲展懷因問疾,
孰知相對只銜觴。
年侵身要兼人健,
節近花須滿意黃。
從此竹林須小阮,
只今未可棄山王。
兩疏父子共含香,
不獨家榮國有光。
剩欲展懷因問疾,
孰知相對只銜觴。
年侵身要兼人健,
節近花須滿意黃。
從此竹林須小阮,
只今未可棄山王。
疏廣疏受父子曾共掌要職,不僅家族榮耀更讓國家生輝。本想借探病舒展心懷,誰料相對只能共飲美酒。年紀漸長更要保持強健體魄,臨近節日花兒應盡情綻放金黃。從此家族需如竹林接納小阮(后輩),如今仍不可舍棄山王(同僚長輩)。
兩疏:漢代疏廣、疏受叔侄,疏廣任太子太傅,疏受任少傅,同時辭官歸鄉,傳為美談,此處借指晁主客父子。
含香:漢代尚書郎含雞舌香奏事,后代指在朝擔任要職。
銜觴:飲酒。
竹林:代指竹林七賢,魏晉名士聚會之地;小阮:阮咸,阮籍之侄,此處喻指晁氏子侄。
山王:山濤、王戎,竹林七賢中年長且位高者,此處喻指同僚或長輩。
此詩為贈晁主客(或其家族成員)之作。宋代士大夫重家族與同僚關系,詩中借漢代‘兩疏’典故贊譽晁氏父子榮顯,又以竹林七賢喻示家族后輩與同僚需和睦,反映宋代士大夫交游中的勸勉之風。
全詩以贊譽起筆,繼以探病飲酒的日常場景傳遞關切,后以自然與典故收束,既肯定晁氏家族榮耀,又寄望后輩成長與同僚和諧,體現宋代贈答詩‘雅而有則’的特點。
晚岸云低月,相隨照夢歸。
行藏嘆人境,開闔在天機。
身與江山遠,書尋鴻雁飛。
薄情怨青女,偏解透征衣。
盡日困登陟,跏趺聊對床。
巖空眩層碧,草細函幽香。
吊古謾秋思,開尊延月光。
隨身有竿木,作戲且逢場。
夢寐登臨處,漂流來此行。
長年為客意,落日倚欄情。
雨過水光發,風生云態輕。
山川沈郎舊,巉絕有余青。
詩人不見舊樓空,只見溪山與昔同。
望處地寬閑白晝,坐來天濶剩清風。
六朝遺恨沈衰草,八詠雄篇麗彩虹。
何待吟哦清庾月,暫來佳賞自無窮。
一峰秀色何高寒,更以木杪橫飛欄。
荊吳形勝妙天下,閑鎖云錦光斕斑。
山從千古混沌始,江自萬里岷峨還。
江山無際真賞遠,人境未如心境寬。
乃知萬象自變滅,我與天地俱清閑。
時來登覽健意氣,興落煙靄空蒙間。
宛如列岫在扃??,何待謝守窗中看。
仙壺日月悟世換,蟻穴富貴羈夢殘。
易中求象山有天,須彌納芥曾何難。
乾坤橐籥一氣內,巨細兩不離區寰。
徑呼飛仙來取醉,笙簫仿佛鏘珮環。
已鞭鸞鳳到三境,何待虎豹號九關。
只今朱甍半落日,誰系畫舸臨蒼灣。
何當脫身戎馬際,共契妙旨相追攀。
懷哉欲往波浪闊,回首江南江北山。
塵土裝懷歲月侵,賤官情味我能任。
龍鐘老態渾非昨,索漠英游不可尋。
蜨遶書窗空費夢,蟻浮玉琖不同斟。
相望解寄重陽酒,滿路西風黃葉深。
家學開皇紀,淑聲通德門。
內朝班早貴,中壺譽尤尊。
聞說百年事,扶攜兩世孫。
從夫得文伯,萬古姓名存。
浮云高映天上月,月華未落云已滅。濁水長羨清路塵,濁水尚流塵已絕。
人心不如云與塵,變態無窮旋消歇。我家火齊堆金盤,朱樓鎖煙青冥端。
昨憶聞琴才等閑,夜奔臨邛相與還。鳳皇曲成保懽樂,骕骦裘典無艱難。
當爐滌器兩憔悴,幾度暗啼愁遠山。君儕狗監動人主,君乘駟馬跨故園。
檄書呵譏蜀父老,未足灑恥徒小恩。顏色何嘗不如舊,自是心存憎愛間。
我方失意天地窄,君視浮云江海寬。一身情易復情難,百年有來終有去。
凄凄嫁娶不須啼,出門萬里淪中路。我憐秀色茂陵女,既有新人須有故。
請把阿嬌作近喻,到底君王不重顧。若知此事為當然,千金莫換長門賦。
休論道骨與仙風,自許平生義與忠。
千古已嘗窺治亂,一身何足計窮通。
仰天但覺心如鐵,覽鏡猶欣發未蓬。
塵世紛紛千百輩,只君雙眼識英雄。
南北奔波歲月催,足間渾未洗塵埃。
休將舊事從頭說,且喜新年入手來。
千里遠同傳信雁,一枝同插未開梅。
濁醪有盡情無盡,醉入都門首重回。
昔游臨浦春正濃,小江縈委如無窮。花浮千林錦繡幄,舟揚萬頃玻瓈風。
西施故鄉擅佳麗,會稽秀氣藏華秾。是時山晴見真色,落日西南千萬峰。
今情不盡古情在,恨疊晚粧眉暈重。恨應但知傾國貌,無人能說亡吳功。
倘非絕態動君意,姑蘇臺上猶歌鐘。成功未甘歸范蠡,素衣故國寧相從。
文公之孫重端世,袞衣門戶推八龍。官閑援毫來吊古,溪山頓為開愁容。
謫仙亦賦浣紗石,至今翠絹不停織。浴池邀伴下瑤池,霑丐越女天下白。
風流昭洗待名流,有德于人當血食。紅心草葬舊金釵,黃陵廟成新石刻。
霞裙瓊佩無消息,怨魄凄魂招不得。一杯流水奠江蘺,苧蘿山前已秋色。
天面無纖靄,平川灝氣吞。
搘筇臨閣道,拂石憩云根。
柳映山前路,煙搖水北村。
醉歸風滿袖,斜月在蓬門。
山水戴逵色,尚余清興中。
千巖落花雨,一徑卷松風。
酒茗延幽子,圖書伴老翁。
長生吾不羨,久悟去來同。
幽居寂無事,晨起伴僧禪。
曉澹巖前月,秋明水底天。
望鄉書斷雁,問路客回船。
阻絕平生友,清游有夢傳。
寒日明丹旐,流塵暗彩衣。
那知長夜去,無復逝川歸。
方士言終誤,神丹事已非。
出門尋吊客,惟有鶴雙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