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天清寺安上人北軒
南城繁氏臺,維昔孝王筑。
歌吟寂無聞,萬楹聯佛屋。
道人開北牖,俯就百喬木。
八月鳴青蟬,槐蛾委平綠。
客來借榻臥,吹睡俄頃足。
疏雨隔斜陽,垂虹跨長陸。
良游悵遲后,回謝三庚酷。
瘦馬尾華軒,汗顏塵一掬。
昨非勿復道,佳約猶可續。
載酒定何時,新黃糝庭菊。
南城繁氏臺,維昔孝王筑。
歌吟寂無聞,萬楹聯佛屋。
道人開北牖,俯就百喬木。
八月鳴青蟬,槐蛾委平綠。
客來借榻臥,吹睡俄頃足。
疏雨隔斜陽,垂虹跨長陸。
良游悵遲后,回謝三庚酷。
瘦馬尾華軒,汗顏塵一掬。
昨非勿復道,佳約猶可續。
載酒定何時,新黃糝庭菊。
南城有繁氏臺,從前是孝王所筑。昔日的歌吟早已寂靜無聞,如今萬間房屋都成了佛屋。僧人打開北窗,俯瞰著眾多喬木。八月里青蟬鳴叫,槐樹上的蛾蟲落在平展的綠葉上。客人來借床榻休息,很快就酣睡滿足。稀疏的雨隔著斜陽,彩虹橫跨在漫長的陸地上。美好的游覽遺憾來得太遲,告別這三伏天的酷熱。瘦馬拖著華麗的車,我羞愧得汗流滿面,如捧起一掬塵土。過去的錯誤不必再提,美好的約定還能繼續。帶著酒來相聚定在何時,庭院的菊花已灑上金黃。
維昔:從前。
牖(yǒu):窗戶。
委:掉落。
俄頃:一會兒。
三庚:三伏天。
糝(sǎn):散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游覽天清寺安上人北軒時所作,當時或許正值八月,詩人面對眼前的景色和歷史遺跡,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游覽感受和對未來相聚的期許。其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自然與人文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熱愛。
萬像之中獨露身,唯人自肯乃方親。昔年謬向途中覓,今日觀來火里冰。
年年晚漲稅魚租,紅豆成時結網罛。齊向得魚多處去,漁溝西北水晶湖。
輕輕卻暑。只是些兒雨。喜看新抽麻與苧。他家煙水墅。晚山放出青青。是誰簸弄陰晴。老子何時去也,祗應露濕金莖。
墨綠螺青金翠耀,鬻謳沽笑泥娛遨。茲辰儻卜吾髯夜,陶寫醉醒雙鳳嘈。畸情灰灺妙齡懷,佳月澄虛適與偕。隱幾噓天嗒然趣,參同九鎖啟仙階。
高原西北風,木葉何莽莽。素雪折林筱,中夜發寒響。所恃新谷播,根荄得所養。枯桑羔羊肥,會此朋酒饗。雖當集歸子,亦復序少長。醉來繩床臥,多得塵外賞。
白云出崖間,化作橫天雨。溟濛竺溪寺,樓觀不可睹。遙聞疏鐘來,杳靄度前浦。嗟爾山中人,經年不出戶。因知靜者心,悵然青蓮宇。
朝發欣城,暮宿隴頭。寒不能語,舌卷入喉。
論學取諸友,舉隅發之師。欲自得其傳,要在謹厥思。
童稚交深四十年,死生長別淚潸然。珠沉嶺海一抔土,星墜東南半壁天。吊客尚疑人是鶴,新阡遙望草如煙。諸孤已歿蘭階冷,義士何由報趙宣?
按節巡南國,舟車晝夜行。燒痕沿路斷,水勢到湖平。景物新吟興,琴書薄宦情。懷中經術拙,何以濟蒼生。
故人遠自山中至,
三月風花正渺然。
高館聽鶯憐白日,
畫船載酒憶當年。
泥涂早識璠玙器,
江海能傳錦繡篇。
已覺愁懷劇傾寫,
裹茶猶擬試春泉。
一落縶維中,
永別嘯云友。
秋月耿寒林,
時來夢中否。
生近重陽令節時,
菊花香送玉杯遲。
先予一日憐桃葉,
共命雌雄總畫眉。
石路縣孤墅,村居倚夕陽。
過山窺昧谷,望日認扶桑。
曉圃葵榴競,秋田粳稌香。
東坡近為政,欲避蓋公堂。
老去姚風名可鳳。病里涂黃,光湛流離凍。更把殘樽溫舊夢。心如奔驥難羈鞚。
九陌塵多烏帽重。花面迎人,禪面教相送。白儉綠沉難與共。良工寫得金無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