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登柏子岡回望金陵懷寄鐘山泉禪師
晨征念王事,駑駕煩屢叱。
既陟崔嵬高,稍辭叢薄密。
烏牛霑宿露,白鳥明初日。
清川舴艋遲,綠岸浮圖出。
緬懷秣陵游,曾綴秦淮??。
曳舄白下門,供香金粟室。
得聞四句偈,如奉三尺律。
損益非所知,婚嫁行且畢。
庶幾追老龐,薄暮徼萬一。
誓將遷枳根,待變江南橘。
晨征念王事,駑駕煩屢叱。
既陟崔嵬高,稍辭叢薄密。
烏牛霑宿露,白鳥明初日。
清川舴艋遲,綠岸浮圖出。
緬懷秣陵游,曾綴秦淮??。
曳舄白下門,供香金粟室。
得聞四句偈,如奉三尺律。
損益非所知,婚嫁行且畢。
庶幾追老龐,薄暮徼萬一。
誓將遷枳根,待變江南橘。
清晨出行想著公務,多次呵斥著疲憊的駕車馬匹。登上高峻的山峰,漸漸離開茂密的草木。黑牛沾滿昨夜的露水,白鳥在初升的太陽下顯現。清澈的河上小船行駛緩慢,綠色岸邊佛塔出現。懷念在秣陵的游歷,曾參與秦淮的盛會。穿著鞋子在白下門漫步,在金粟室供奉香火。聽到了四句偈語,就像奉行三尺法律。得失不是我能知曉的,兒女婚嫁之事即將完成。或許能追隨老龐的足跡,傍晚時祈求有萬一的收獲。發誓要移栽枳樹的根,期待它變成江南的橘子。
晨征:清晨出行。王事:指朝廷的公事。
駑駕:指拉車的劣馬。叱:呵斥。
陟:登。崔嵬:高峻的山。
叢薄:茂密的草木。
烏牛:黑牛。
舴艋:小船。
浮圖:佛塔。
緬懷:追想。秣陵:古地名,今南京。
綴:參與。秦淮??:指秦淮河畔的盛會。
曳舄:拖著鞋子行走。白下門:南京城門名。
金粟室:指佛堂。
四句偈:佛教經典中的四句經文。
三尺律:指法律。
損益:得失。
婚嫁:指兒女的婚姻大事。
老龐:指龐德公,東漢隱士。
徼:求。
遷枳根:移栽枳樹的根。江南橘:《晏子春秋》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清晨因公務出行,登上柏子岡回望金陵。當時詩人或許在官場中感到疲憊,而金陵有他過往的游歷經歷和與鐘山泉禪師的交往,這些經歷讓他在看到眼前景色時,觸發了內心對禪意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禪意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色描寫與個人情感、佛理感悟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心境下的情感表達和思考。
一曲思凡百感侵,京華舊夢已沉沉。不須更寫還鄉句,故國如今無此音。
徑脫東風入律新,翠華移蹕罷東巡。中原父老應遮道,要看君王玉座春。
川上王孫草,秋風幾度黃。太平休戰伐,邊樹射黃羊。
幕府日多暇,而無簿書勞。喚渡涉湘西,鼓枻歌離騷。今日湖南山,領覽歸我曹。頗覺葉舟穩,夷涂自風濤。
憐君下峽水,寄我郢中吟。白雪音調遠,黃牛風浪深。林丘心獨苦,歲月病長侵。膠漆知何地,迢迢鴻鵠心。
今夜河西宿,無眠但數更。并船何處客,吹笛到天明。
風雨黯江樓,江聲入夜愁。鄉心懸古峽,殘夢冷孤舟。游子三千里,衰親七十秋。誰能拋別恨,浩蕩作豪游。
閶闔下重關,丹墀吐明月。秋氣城中冷,秋砧城外發。浮聲繞雀臺,飄響度龍闕。宛轉何藏摧,當從上路來。藏摧意未已,定自乘軒里。乘軒盡世家,佳麗似朝霞。圓珰耳上照,方繡領間斜。衣薰百和屑,鬢插九枝花。昨暮庭槐落,今朝羅綺薄。拂席卷鴛鴦,開幔舒龜鶴。金波正容與,玉步依砧杵。紅袖往還縈,素腕參差舉。徒聞不得見,獨夜空愁佇。獨夜何窮極,懷之在心惻。階垂玉衡露,庭舞相風翼。瀝滴流星輝,燦爛長河色。三冬誠足用,五日無糧食。揚云已寂寥,今君復弦直。
春到池塘草自青,飛花時度破窗欞。恨無好句追顏謝,賴有鳴蛙鼓吹聽。脫帽風檐迎晚吹,催詩急雨喚輕雷。祗應荷氣薰人醉,不用輪囷象鼻杯。聽風聽雨江湖上,一葉輕舟艤釣沙。暫卻鶩行容退食,秋聲先已到枯葭。天寒病鴨守冰池,折葦枯荷霰雪飛。不覺哦詩成獨立,南枝的皪露春機。
湘江成久住,數月未曾閒。無事難離院,因人時入山。落帆搖鳥外,走馬出林間。冠蓋南城近,陪歡莫上關。
解帶臨江渚,移舟近薜蘿。岸沙留醉臥,山鳥答行歌。浪靜天容闊,云低雨腳多。年年事行役,此地屢經過。
長憶西湖歌采菱,六橋秋水漲漁罾。逢君急剪松江絹,乞寫雙峰煙雨凝。
欲草名山志,飄然滄海濱。詩篇難睹老,丹灶卻添貧。已自乘元氣,那能憶故人。暫飛遼海鶴,或恐是前身。
江流回轉石不移,釣絲卷盡生須絲。
曾攜銀管侍瑤除,懶向王門曳敝裾。遺恨先朝諸殿榜,如何不遣仲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