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方山驛
春過方山驛,依然柳色新。
昔游嘗弭節,舊記已埋塵。
往歲讎書客,新恩守土臣。
南來心不競,時羨北歸人。
春過方山驛,依然柳色新。
昔游嘗弭節,舊記已埋塵。
往歲讎書客,新恩守土臣。
南來心不競,時羨北歸人。
春天路過方山驛,柳樹的顏色依舊清新。昔日游玩曾在此停駐,舊日的記錄已被塵土掩埋。過去是校書的過客,如今是蒙新恩的地方官。南來之后心境不再爭競,時時羨慕北歸的人。
弭節:停車,駐節。
讎書:校書。
守土臣:地方官。
不競:不爭逐,不強求。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曾在方山驛有過游歷經歷,后來身份發生變化成為地方官,此次再次路過方山驛有感而發。可能當時詩人在南方為官,仕途或生活中產生了一些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與人生境遇的變化。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展現心境轉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能體現詩人特定時期的情感與思考。
小閣梯檐竹作籬,晴陰登眺百盤宜。懸知皓月升云海,不賦如鉤似鏡詩。
彩幡人勝簇釵鈿。水眄蘭情映碧鮮。舞罷相邀看花去,趁蜂隨蝶罥秋千。
黃山孤山,不孤而孤,孤而不孤。孤與不孤,各有其境,各有其圖。
與梅同占渡江春。輸卻東風一度新。閑艷暗香評泊盡,空勞委路托清塵。
日炙芹泥積漸融,一灣新漲小橋通。不因野鴨飛來喜,忘卻生涯書卷中。
橫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魯南峰影嵯峨甚,殘月扁舟入畫圖。
日欲西時暮靄凝,何嘗落向遠山層。分明萬丈青羅幕,遮卻銷金罩里燈。
游鹿開河不記年。鶴飛螢葬玉生煙。漂馀木柿邗溝上,留待疏淮好碇船。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新月何曾展畫幃,便教星斗避寒輝。思量自在天公最,昨日峰頭有雪飛。
東湖官柳幾年栽。臨水青青畫本開。皮作民糧惟骨在,婆娑猶自望春來。
豺狼當路,無地游從。
佳名誰為榜嶇岑,牽惹詩翁躡屐尋。綠外清風先見竹,靜中新囀不妨禽。沈酣山水真君事,汩沒文書豈我心。待撥頻煩聊一賞,振衣閒坐洛生吟。
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后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
驅鶴松門去卻回,似知草際有香來。青條紅眼才窺煖,拄杖先?費綠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