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主簿夷行之官河陰四首 其四
少小縻一官,身世兩相補。
為飽西復東,志愿劣兒乳。
不無同心友,頗壓折腰膂。
寄語北山云,異時吾與汝。
少小縻一官,身世兩相補。
為飽西復東,志愿劣兒乳。
不無同心友,頗壓折腰膂。
寄語北山云,異時吾與汝。
年輕時就受困于一個官職,自身和所處的境遇相互彌補。為了糊口四處奔波,志向還不如幼兒對乳汁的渴望。并非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卻也常因官職而彎腰受累。我想告訴北山的云,將來我會和你相伴。
縻:束縛,受困。
劣:不及,不如。
折腰膂:指為官職而彎腰勞作,引申為為五斗米折腰。
北山云:常指代隱居之地的云,象征自由閑適的生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長期為官,在官場中感到疲憊和束縛,從而產生了隱居的想法。當時社會環境或許官場壓力較大,詩人渴望擺脫這種狀態。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官場生活的不滿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仕途不順時的普遍心態。
動靜防閑又怕疑,
佯佯脈脈是深機。
此身愿作君家燕,
秋社歸時也不歸。
信知尤物必牽情,一顧難酬覺命輕。
曾把禪機銷此病,破除才盡又重生。
再整魚犀攏翠簪,解衣先覺冷森森。
教移蘭燭頻羞影,
豈知侍女簾帷外,剩取君王幾餅金。
蹋青會散欲歸時,金車久立頻催上。
收裙整髻故遲遲,兩點深心各惆悵。
絕代佳人何寂寞,梨花未發梅花落。
東風吹雨入西園,嬌饒意態不勝羞,愿倚郎肩永相著。
樹頭初日照西簷,樹底蔫花夜雨沾。
外院池亭聞動鎖,把酒送春惆悵在,年年三月病厭厭。
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終擬約秦樓。
光陰負我難相遇,櫻桃花謝梨花發。
腸斷青春兩處愁。
夜短睡遲慵早起,
日高方始出紗窗。
中庭自摘青梅子,
先向釵頭戴一雙。
濃煙隔簾香漏泄,
斜燈映竹光參差。
繞廊倚柱堪惆悵,
細雨輕寒花落時。
李波小妹字雍容,窄衣短袖蠻錦紅。
未解有情夢梁殿,
海棠花下秋千畔,
背人撩鬢道匆匆。
東烏西兔似車輪,
劫火桑田不復論。
唯有風光與蹤跡,
思量長是暗銷魂。
擁鼻悲吟一向愁,寒更轉盡未回頭。
綠屏無睡秋分簟,
殷勤憑仗官渠水,為到西溪動釣舟。
天遣多情不自持,多情兼與病相宜。
蜂偷野蜜初嘗處,水香剩置金盆里,瓊樹長須浸一枝。
眉如半月云如鬟,梧桐葉落敲井闌。
孤燈亭亭公署寒,空房輾轉懷悲酸,銅壺漏盡聞金鸞。
粉紜隔窗語,重約蹋青期。
總得相逢處,無非欲去時。
恨深書不盡,寵極意多疑。
惆悵桃源路,惟教夢寐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