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東川:南秦雪
帝城寒盡臨寒食,
駱谷春深未有春。
才見嶺頭云似蓋,
飛鳥不飛猿不動,
青驄御史上南秦。
帝城寒盡臨寒食,
駱谷春深未有春。
才見嶺頭云似蓋,
飛鳥不飛猿不動,
青驄御史上南秦。
京城寒意已盡,臨近寒食節了,可駱谷深處春意卻還未到。剛看到嶺頭的云像車蓋一樣,飛鳥不再飛翔,猿猴也靜止不動,騎著青驄馬的御史前往南秦。
帝城:指京城。
寒食:寒食節,在清明前一二日。
駱谷:在今陜西周至西南,是關中與漢中的交通要道。
青驄御史:作者自指,青驄馬是御史所乘之馬。
南秦:今陜西漢中一帶
此詩是元稹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赴任途中所作。當時他離開京城前往南秦,在駱谷一帶看到此地春深卻無春的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旅途所見的荒寒之景,突出駱谷與京城氣候的差異。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環境描寫襯托心境。在文學史上展現了元稹對旅途生活的細膩描繪和情感表達。
法法明心,塵塵垂手。正出黃梅,傍生牛首。巍巍雙峰,天長地久。
勒住清寒春淺。寂寞花間院。幾日子規啼,喚醒陽和,驀地晴光轉。香苞嫩,煙痕暖。別圃輕移換。再拜謝花神,處士多情,不負三春面。
階前紫蔓金絲草,籬角紅垂錦帶花。梓澤平泉易銷歇,春留富貴與詩家。
龍鐘多病后,日望遇升平。遠念穿嵩雪,前林囀早鶯。廚香烹瓠葉,道友扣門聲。還似青溪上,微吟踏葉行。
密蔭垂楊,亂鉤繡箔,閶門夾道青樓。追尋少日,永惜狂蹤,蕭蕭梅雨蘇州。小泊津頭。聽秦弦繚繞,吳語輕柔。百載想風流。盡相忘、身寄孤舟。自羈息京塵,苦侵鰥緒,回看處處生愁。如今雙白鬢,又何堪、重唱西洲。掩鏡花羞。零露比、江淹恨稠。佇他生、鴛鴦夢好,玉人同遇清秋。
盧泉之水名何長,裂臍不到空莽蒼。讀君詩句心已涼,便覺滿耳清浪浪。彼方逐臭如竊香,肝膈鼠飽神鷹揚。有客飲水衣朝陽,睥睨不語中何傷。過從得君想更樂,直欲造化窮微茫。何當相從老此水,桀蹠夷齊均是死。
濁港轉身,破頭印法。五葉芬芳,千徒雜踏。于秀于能,誰離誰合。
望望滄波闊,汪灣湖水秋。津亭方遲客,遠來何處舟。
蘭檻風微,苔階月靚,暗香濃透銀屏。模糊一片,碎玉織簾旌。添繡羅襟如畫,闌干內、細踹芳馨。凝眸處,交枝并蒂,滿地不分明。春痕。誰摹繪,珠鈿掩漾,庭院瓏玲。漸露光零亂,金翠斜橫。看到蕙酥蘭困,行吟處、夜色瞢騰。空留得,煙疏云淡,寂寞映娉婷。
樹隔殘鐘遠欲無,野云漠漠雨疏疏。飛蚊盡逐南風去,父子燈前共讀書。
自驅馳蜀道,長憶吳鄉。溪岸曲,樹陰旁。漁船收網罟,村舍聚牛羊。歲時祭,先壟在,郁相望。憂思骨損,歷亂心傷。人再到,境全荒。低頭循露徑,含淚莫椒槳。凝佇處,斜暉沒,北風涼。
罨藹前林暗,遙知暮氣生。漸向山門近,應聞鐘已鳴。
春夢如煙。又裁纖織翠,剪錦裝綿。舞風難作態,亸雨不成眠。東皇青目太胡纏。相思幾多,愁邊恨邊。漂零慣、倩誰畫眉痕深淺。嬌倦。春不管。花外餳簫,吹暖誰家院。迢遞關山,分飛勞燕。寬到茜紗裙裥。惆悵韶華,似當時、舊游無奈都星散。芳菲遲、再消磨蝶攬鶯亂。
仰屋著書無筆力,閉門覓句費心機。不如花下冥冥坐,靜看蜻蜓蛺蝶飛。
金經手貯瑯函秘。天親無著相依倚。心似月輪明。照將諸有情。定應生極樂。來去無纏縛。若去若來時。何人窺此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