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陵聞雁
擁衾欹枕未成眠,歷歷鴻聲到枕前。
十月高風方永夜,三更疏雨欲寒天。
衡陽亭榭真虛爾,潁水篇章是偶然。
萬里天南共為客,北書從此喜須傳。
擁衾欹枕未成眠,歷歷鴻聲到枕前。
十月高風方永夜,三更疏雨欲寒天。
衡陽亭榭真虛爾,潁水篇章是偶然。
萬里天南共為客,北書從此喜須傳。
裹著被子斜靠在枕頭上還沒入睡,清晰的大雁叫聲傳到了枕邊。十月的大風在這漫長的夜里刮著,三更時分稀疏的雨點預示著寒冷的天氣。衡陽的亭臺樓閣真是徒有虛名,潁水的詩篇創作也是偶然。我們都在萬里之遙的南方做著客,從此能傳來北方的書信就令人欣喜了。
擁衾:裹著被子。欹枕:斜靠在枕頭上。
歷歷:清晰的樣子。
高風:大風。永夜:長夜。
衡陽:相傳大雁南飛至衡陽回雁峰而止。亭榭:亭臺樓閣。
潁水篇章: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與潁水相關的詩作。偶然:指創作的機緣偶然。
北書:北方的書信。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當時客居南方。可能當時社會處于動蕩或詩人仕途不順等,使其遠離家鄉,在異鄉聽到大雁聲引發了思鄉之情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客居南方的思鄉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通過常見意象營造出凄涼意境。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能反映出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當時文人客居他鄉的普遍心境。
魚沉雁杳兩茫茫,憐我思君總斷腸。福慧雙修真個少,他年蘭桂看聯芳。
春草碧高阡,春晴寒日煙。下有雙白璧,上有芳樹連。連理復連根,根深葉何鮮。大枝高一尺,蒼蒼欲擎天。孫枝復秀發,直起拂云穿。樹色耀白日,璧光掩重泉。
瓊窗倚玉,有畫眉小筆,脂暈凝宿。試拂輕綃,約略朝酣,一枝艷對修竹。紅珠帳外消魂影,剛淺照、花南香北。好黛螺、宮吏重修,持慰點妝人獨。想是端居草疏,茜衫正捧研,嬌亸鬟綠。且緩朝天,為拾殘絨,點綴春風蘿屋。須知老去冰霜性,未肯換、小紅新曲。只剩將、絳雪飛丹,留作喜神妍幅。
禮重南郊聳萬方,禜壇清切紫微傍。銀河影隔珠簾影,壁月光分寶炬光。已擬年登歌大有,卻看春早報殊祥。五星順軌天心協,昭假精誠仰圣王。
柳下不違俗,獨恥伐國言。三黜何嘗憂,一問遂慘然。世衰狙詐用,賢者防其源。孟軻不言利,顧有仁義存。何乃百世后,功名為時敦。
廣州諸舶口,最是澳門雄。外國頻挑釁,西洋久伏戎。兵愁蠻器巧,食望鬼方空。肘腋教無事,前山一將功。南北雙環內,諸番盡住樓。薔薇蠻婦手,茉莉漢人頭。香火歸天主,錢刀在女流。筑城形勢固,全粵有馀憂。路自香山下,蓮莖一道長。水高將出舶,風順欲開洋。魚眼雙輪日,鯂身十里墻。蠻王孤島里,交易首諸香。禮拜三巴寺,番官是法王。花襔紅鬼子,寶鬘白蠻娘。鸚鵡含春思,鯨鯢吐夜光。銀錢么鳳買,十字備圓方。山頭銅銃大,海畔鐵墻高。一日番商據,千年漢將勞。人惟真白氎,國是大紅毛。來往風帆便,如山踔海濤。五月飄洋候,辭沙肉米沉。窺船千里鏡,定路一盤針。鬼哭三沙慘,魚飛十里陰。夜來咸火滿,朵朵上衣襟。
我上和光洞,榴花開五色。不見皇祐人,踟躕空太息。
小兒撫塵。
到處稱為佛,孤峰草作庵。鹿麋床下拜,煙霧口中含。鍊骨石千杵,隨身經一函。相?更高望,蓬島在西南。
山亭縹緲五云連,瑞靄靈河最近天。當念江湖吏塵客,舉頭見日獨悽然。仙樂慣常醒醉夢,市香不斷襲衣裾。何須更羨城南杜,丹地黃扉即詔除。
且莫嗟遲暮,還看教鐸揚。藻翻魚浪煖,芹入燕泥香。碧海當官舍,青山接故鄉。到時春色好,秾李遍成行。
南浦情,紅粉淚,爭奈兩人深意。低翠黛,卷征衣,馬嘶霜葉飛。招手別,寸腸結,還是去年時節。書托雁,夢歸家,覺來江月斜。
吾山雖小從吾愛,不向羅浮更乞靈。信息朝來先到洞,山靈拍手笑相迎。
雁過霜寒有信,秋歸紅葉無言。苔紋似繡綠生根。鳥篆汀沙成印。逗鏡遙山照鬢,來帆野水添云。歸舟不叩剡溪門。是否山陰興盡。掛壁青松四照,撐天翠巘雙鬟。霜中木葉色斑斕。做弄金天璀璨。望里山房遠近,柴門鎮日常關。著書雖好費錢刊。不似閑吟散誕。
滿腹牢騷感莫消,相思無奈路迢迢。同生此世原同調,命不如君隔壤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