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功盛德詩 其二三
既發我明,既達我聰。
合變體經,神化無窮。
長毓儒雅,蓄礪兵戎。
無思不服,物有其容。
夙夜不怠,濟我豐功。
既發我明,既達我聰。
合變體經,神化無窮。
長毓儒雅,蓄礪兵戎。
無思不服,物有其容。
夙夜不怠,濟我豐功。
開啟我的智慧,讓我耳聰目明。行為合乎體統與常道,神妙變化無窮無盡。長久培育儒雅之士,儲備磨礪軍事力量。天下無不順服,萬物各有其形。日夜勤勉不懈,成就我的豐功偉績。
明:智慧,明智。
聰:聽力好,引申為耳聰目明。
體經:體統、常道。
毓:培育。
蓄礪:儲備、磨礪。
無思不服:出自《詩經》,指天下沒有不服從的。
夙夜:早晚,日夜。
由于“神功盛德詩”這類詩多是為贊頌統治者的功績而作,推測此詩創作于統治者在位期間,當時國家可能處于政治清明、社會穩定、文化繁榮的階段,詩人為表達對統治者的贊美和歌頌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統治者的圣明和豐功偉績,突出了文治武功的重要性。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結構嚴謹。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頌詩文化和對統治者的尊崇。
莫折紅芳樹,但知盡意看。狂風幸無意,那忍折教殘。
清溪帶遠山,曲徑入松關。客以參禪至,僧當乞食還。一瓢秋色澹,孤磬夕陽閒。別去仍回首,禪房云氣間。
相逢把酒共登臺,悵別銜情祖帳開。已有甘棠留夢澤,還須露冕向蓬萊。郡齋閒共仙人臥,睥睨平臨蜃氣來。渤海于今歌出牧,佩刀誰不讓君才。
種豆勤勤悟昨非。稱身初覺短衣宜。沉疴十年欣去體。秋至。好音遙寄雁南飛。問我生涯何所似。猶是。寒儒風味故人知。不望輕裘娛晚歲。經洗。青氈舊制倘相貽。
兩賢俱侍從,萬里各風埃。鳥道青冥外,誰憐逐客來。醉歌頻擊劍,愁望且登臺。珠樹同棲鶴,蓬山遲爾回。
瀑布中懸護土沙,飛流聚沫白生華。即看器用成天巧,積雪巖前走浪花。
陰房鬼火青,白日亦寂寞。自非曠士懷,居人莽牢落。
我笑華亭老,虛舟漾明月。撞著問津人,萬劫系驢橛。
宰木蕭蕭掩墓場,屯田人去幾星霜。早將禮樂魁南甸,幾出忠言拒左珰。小阮立臺昭世訓,髯劉為宰冠諸郎。名鐫翠碣青山下,擬共禾川逝水長。
冶城山下水云居,落木驚心晝寢馀。多病一秋稀出戶,故交經月少通書。琴聲自識鐘儀苦,禮法同憐阮籍疏。且欲乘流問蓬島,海門風浪近何如。
東過秦皇渡海矼,波聲云影落漎漎。君平漫識支機石,帝子應愁鼓瑟窗。鳳穴朝陽鳴好樹,槎頭秋水釣空江。坐來清漏荒城斷,愁絕飛蓬老鬢雙。
一榻從容話歲寒,相忘共作布衣看。云臺諸子成何事,萬古清風一釣竿。
萬山飛翠映瑤空,一抹晴霞淡復濃。何意海風吹不斷,歸鴉飛帶過前峰。
對花味道興何長,好學顏家到坐忘。莫與紅塵兒輩道,心清正自得真香。
明河澹澹縱復橫,行云悠悠度疏星。鳳媒不來烏夜驚,瓊枝玉佩遲所托,畫中隱隱聞機聲。秋來秋去今猶古,此恨不隨天宇青。昆崙西頭風浪平,辦我一舟蓮葉輕。浩歌中流擊明月,九原喚起嚴君平,人間此水何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