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趙正之
君為稻田官,君非力田科。我令耕田夫,為君奏田歌。
南畝茨粱稼,東郊煙雨蓑。田家不作苦,奈此歲暮何。
憫憫望有年,一失成蹉跎。立苗非不疏,稊稗常苦多。
小人剝良善,蓬蒿賤嘉禾。去惡藉老農,芟夷戒駢羅。
夫君邦之彥,妙年加切磋。治國與治身,此道終靡他。
人心不相遠,如以斧伐柯。愿君日顯榮,吾言期不磨。
君為稻田官,君非力田科。我令耕田夫,為君奏田歌。
南畝茨粱稼,東郊煙雨蓑。田家不作苦,奈此歲暮何。
憫憫望有年,一失成蹉跎。立苗非不疏,稊稗常苦多。
小人剝良善,蓬蒿賤嘉禾。去惡藉老農,芟夷戒駢羅。
夫君邦之彥,妙年加切磋。治國與治身,此道終靡他。
人心不相遠,如以斧伐柯。愿君日顯榮,吾言期不磨。
你擔任管理稻田的官職,卻并非憑借耕種之能獲選。我讓耕田的農夫,為你唱起田間歌謠。南邊田畝里高粱莊稼茂盛,東郊煙雨中有農夫披著蓑衣勞作。種田人并非不辛苦,可到年末又能怎樣呢。憂心忡忡盼著豐收年,一旦失收就全荒廢了。種下的禾苗并非不稀疏,可稗草總是太多。小人剝削良善之人,就像蓬蒿輕賤了好莊稼。去除惡行要依靠老農,除草時要防止叢生雜亂。你是國家的賢才,年少就不斷鉆研學問。治理國家和修養自身,道理始終是一樣的。人心相差不遠,就像用斧子砍木材取法于自身。希望你日后日益顯達榮耀,我的這番話希望不會被磨滅。
力田科:漢代選拔人才的科目之一,指努力從事農業生產的人。
南畝:南面的田畝,泛指農田。茨:茂盛。
稊稗:兩種雜草,比喻壞人。
剝:剝削。
芟夷:除草。駢羅:并列、叢生。
邦之彥:國家的賢才。
以斧伐柯:《詩經·豳風·伐柯》‘伐柯伐柯,其則不遠’,意思是用斧子砍木材做斧柄,標準就在眼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小人當道、剝削良善的現象,詩人看到友人趙正之擔任稻田官,希望他能像治理農田一樣治理國家和自身,發揮賢才的作用。
這首詩主旨是借農田生產之事闡述治國治身的道理,批判社會不良現象,鼓勵友人有所作為。其特點是將農事與社會現實結合,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詩人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對友人的勸勉。
自捧儒冠轉好龍,調朱傅粉逞豪雄。墻生九曲騰云碧,柱抱千秋映日紅。雨露幾曾施寸土,喧囂又唱策奇功。草民識淺何須問,此刻人間重葉公。
顏貌蒼蒼,髭鬢斑斑。愈遇迷、嫉妒貪慳。不憂自己,撫謂妻男。便巧心生,無心肯,放心閑。苦海波中,火院常耽。運機謀、積業如山。不求大道,一向癡頑。算有誰知,修仙易,養家難。
送君歸山谷,覺我荷衣塵。殷勤郡城別,衰淚欲沾巾。
昨宵迅羽樓前過,櫻桃亂落珊瑚顆。金彈出林來,虹橋花怒開。鵑聲江上遠,心事春云展。漫道不如歸,歸時有阿誰。
雨似沱江不向秦,老天應念四郊貧。臥聞夜半呼龍起,一滴天瓢活幾人。
風吹蠻雨滴芭蕉,杵臼敲殘夜寂寥。留得孤燈床榻畔,思明州里過元宵。
又攜書劍過江西,長鋏三彈一振衣。風景不殊人自老,江山有異鶴空歸。閑云仍舊封吟榻,流水依前護釣磯。去去鄉關莫回顧,春風吹老故園薇。
莽莽譚禪,誰否誰得。有喙三尺,橫恣胸臆。真學道者,先須一默。甘苦自嘗,無徒耳食。
日應東風轉,春隨北斗回。不須鄒子律,馀暖到寒荄。
我罪丘山重,臥病漳河邊。君才冰玉清,公庭坐鳴弦。感君纏綿意,贈我歸來篇。別后望云樹,野曠飛蒼煙。春陽映高木,春花映晴川。思君不可見,對景空茫然。
故人子荊何處來,清宵紅燭心眼開。燕山一別二十載,停云望斷空徘徊。淮南小邑桃李香,青藜白發從翱翔。春來幾日風雨狂,閒庭岑寂古蘚蒼。錦帆一夕飛滄江,相持夢寐驚華堂。話來往事歡復傷,人生離合參與商。顧我幾多殘歲月,君行咫尺登云闕。神虬靈鳳又何期,清漏玉杯君莫歇。
感慨留侯廟,曾聞客下邳。手扶仁義主,身是帝王師。興漢功居最,存韓志可悲。如何劫高后,反使卯金卮。
我無官守無言責,自倚欄干時一拍。只因冷眼看破來,笑殺時人空擘畫。
浙東經學推黃氏,玉樹臨風見一枝。山邑百年弦誦地,自今應喜得良師。
昨來試問賣茶人,為說君家是遠鄰。欲折梅花寄相憶,一枝老盡故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