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貞二年正月二日上御丹鳳樓赦天下予與李公垂庾順之閑行曲江不及盛觀
春來饒夢慵朝起,不看千官擁御樓。
卻著閑行是忙事,數人同傍曲江頭。
春來饒夢慵朝起,不看千官擁御樓。
卻著閑行是忙事,數人同傍曲江頭。
春天來了,我多夢又慵懶,懶得早起,沒去看眾多官員簇擁著皇帝登上御樓的盛大場景。反而悠閑漫步成了忙碌之事,我和幾個人一同在曲江岸邊行走。
饒:多。
慵:慵懶。
御樓:皇帝所登之樓,這里指丹鳳樓。
傍:靠近、沿著。
此詩創作于永貞二年正月初二,當時皇帝在丹鳳樓大赦天下,場面盛大。詩人元稹因春日慵懶未去觀看,而是和李公垂、庾順之在曲江閑行。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詩人春日錯過盛典卻享受閑行之事。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實。在文學史上展現了元稹日常詩作的生活氣息和獨特視角。
南華老子定相親,應問三湘放逐臣。為報君恩似天地,不教重作嶺南人。
結客少年裘馬盛,唾珠椽筆縱橫。柳邊花底靜聞鶯。舉杯天共醉,把劍月同行。一病文園成永逝,解蘭空恨塵纓。三千里外夜魂青。傳家留一硯,誰與問玄亭。
已幸蠅蚊去,還看凜冽來。除瓜馀蒂苦,折蔓強花開。流轉慚元量,神通羨萬回。時危觀校獵,千古杜陵哀。
臨淮終日鑒修眉,水外遙山尺五低。我欲騎云叫閶闔,請將捕寇付平西。
花邊曾醉少年春,白首相過不厭貧。近說漢家徵詔急,西山猶有臥云人。
吾皇寬大容尸素,乞與江城不計年。
我居殊偪仄,東西鑿兩牖。臥起于其間,不知歲年久。秋菜上墻生,廢圃一何有。只應溪上人,笑我已白首。橘柚非所種,勸我且種柳。也莫種牡丹,與物爭妍丑。
神人斷鰲立極處,一柱至今馀尺度。摩挲歲月不可窮,會見女媧曾手補。
垂繡幔,掩云屏,思盈盈。雙枕珊瑚無限情,翠釵橫。幾見纖纖動處,時聞款款嬌聲。卻出錦屏妝面了,理秦箏。
高興真誰共,佳辰秪屢經。天清風細細,花遠樹冥冥。勝事今非昔,狂歌醉欲醒。終南飛鳥外,一發向來青。
踏雪尋山亦自奇,歸來追想欲吟詩。孺人顧我忽然笑,卻道君今休更癡。
策馬蘆溝茸帽側,驚沙朔雪匆匆。歸來社燕又相逢。一廛高隱地,三徑舊家風。喬木久悲霜后影,清談惟共阿戎。園林人去認殘紅。忍忘三步約,雞酒拜橋公。
愛菊疇如我,衰遲跡已陳。難尋少年夢,悽絕舊京人。嚴酷冬還夏,蕭寥暝復晨。霜華忽明眼,冷緒暫能新。
煙水闊,人值清明時節。雨細花零鶯語切,愁腸千萬結。雁去音徽斷絕,有恨欲憑誰說。無事傷心猶不徹,春時容易別。
客里詩成付漫書,清風一榻黑甜馀。相山舊隱今分定,卻是歸來計不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