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挽辭 其一
余慶源真相,求賢佐裕陵。
知幾卷箔早,戡變叱龍升。
靜德群邪震,清心后世矜。
大恩知欲報,圣孝已逾曾。
余慶源真相,求賢佐裕陵。
知幾卷箔早,戡變叱龍升。
靜德群邪震,清心后世矜。
大恩知欲報,圣孝已逾曾。
太后的福澤源自賢相,她選拔賢才輔佐裕陵(皇帝)。她能洞察先機早早卷簾聽政,果斷平息變亂叱令新君登基。她品德沉靜讓群邪震懾,心地清凈為后世敬仰。大家深知太后大恩想要報答,皇帝的孝道已超過曾參。
余慶:指留給子孫后輩的德澤。源真相:根源在于賢相。
求賢:選拔賢才。佐裕陵:輔佐皇帝。裕陵一般代指皇帝。
知幾:洞察事物細微的變化。卷箔早:指太后早早卷簾聽政。
戡變:平定變亂。叱龍升:叱令新君登基。
靜德:沉靜的品德。
清心:心地清凈。矜:敬重,敬仰。
圣孝:皇帝的孝道。逾曾:超過曾參。曾參是孔子弟子,以孝著稱。
此詩可能是在皇太后去世后創作。皇太后在當時政治上可能起到重要作用,選拔賢才輔佐皇帝,穩定朝局。詩人為表達對皇太后功績和品德的贊頌,以及對皇帝孝道的肯定而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皇太后的功績和品德,突出她在政治上的作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敘事與贊頌結合緊密。在文學上,展現了當時對皇太后的尊崇以及對孝道的重視。
坤元載物,陽樂發生。播殖資始,品匯咸亨。 列俎棋布,方壇砥平。神歆禋祀,后德惟明。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年年洛陽陌,花鳥弄歸人。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