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紫極宮
重柯交蔭動塵容,蓬閬仙家住水宮。
道士神升金闕下,天君光降玉虛中。
朱鬃筆定超凡箓,碧簡書傳避世翁。
三夕臨風醒病骨,鈞天冉冉夢魂通。
重柯交蔭動塵容,蓬閬仙家住水宮。
道士神升金闕下,天君光降玉虛中。
朱鬃筆定超凡箓,碧簡書傳避世翁。
三夕臨風醒病骨,鈞天冉冉夢魂通。
重重的樹枝交錯成蔭,改變了我塵世的面容,這里如同蓬萊閬苑,仙人們居住在水宮之中。道士在金闕之下神思飛升,天帝的光芒降臨到玉虛宮中。用朱鬃筆寫下超凡的符箓,碧簡上記載著避世高人的事跡。三晚臨風讓我久病的身體清醒,仿佛與天上的仙樂漸漸相通,在夢魂中也能感受到。
重柯:重重的樹枝。交蔭:交錯成蔭。塵容:塵世的面容。
蓬閬:蓬萊和閬苑,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水宮:神話中的水下宮殿。
金闕:指天帝居住的宮殿。
天君:指天帝。玉虛:道教所稱的仙境。
朱鬃筆:紅色鬃毛制作的筆。超凡箓:超凡脫俗的符箓。
碧簡書:用青綠色竹簡寫成的書。避世翁:避世隱居的老人。
鈞天:天上的仙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紫極宮時,被道觀的環境和道教文化氛圍所感染,在留宿期間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道教可能較為盛行,詩人對道教文化有一定的興趣和向往。
這首詩主旨圍繞詩人宿紫極宮的體驗,描繪了道教仙境的神秘與超凡。其突出特點是營造出奇幻的意境和運用富有道教特色的意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道教文化在詩詞創作中的體現。
雙鷺窺荷弄水香,
一蟬嘶柳送斜陽。
京華涼處惟湖上,
更有孤山第一涼。
萋萋芳草立斜陽,每讀高文益自傷。顛沛窮愁悲老大,飄零無奈守江鄉。
十載神交感念深,高山流水有知心。淞濱誰唱陽春曲,古調獨彈發異音。
禾登野色寬,葉落孤村冷。
山徑牛羊下,柴門雞犬靜。
時有暮歸人,歷歷月中影。
江聲含早秋,楚色暗朝雨。
雙槳入煙中,微聞鳧雁語。
青山隱樓閣,芳草失洲渚。
遙問漢陽城,濛濛在何許。
風勁霜高萬馬驤,特臨南苑飭戎行。
八方無事邊烽靜,七萃如云士氣揚。
豈是勞軍來細柳,敢云縱獵效長楊。
防秋略寓貙劉意,家法欽承戒怠荒。
寒雨江汀隔斷橋。去時當似不來潮。
蘭浦憶人愁渺目,漫漫夜夢合花梢。
梢花合夢夜漫漫。目渺愁人憶浦蘭。
潮來不似當時去,橋斷隔汀江雨寒。
明知苦節卻艱貞,九載相憐藉友聲。
丘壑有情推大老,色言欲避笑愚生。
入山地近區南北,此日情深勝弟兄。
安得時時慰依傍,長如鷗鷺得隨行。
勸人瘦。秋來也、病腰可似疏柳。翠蛾描冷岫。幾點黛愁,樓上纖手。芳華謝久。漫種得、山中蘭畝。一夜湘江淼淼,恨羌笛不勝吹,望瑤京搔首。
空有。畫羅舞袖。銀屏夢覺,臨鏡妝誰秀。鳳釵欹枕溜。未了青春,傷心時候。衫痕檢舊。怕不是、天涯中酒。那日清歌罷奏。最堪惜、月明前,花飛后。
風晴芳絮縈書幌,日晚馀花照酒卮。傳語吏人休白事,宰公方詠送春詩。
江寺花枝開不稀,背巖幽渚斗芳菲。東君有意如相惜,莫遣風吹片片飛。
未因春別恨匆匆,酌酒看花興轉濃。聞說郭西花更好,與公同上最高峰。
便買春醪日典衣,及時行樂莫相違。白鷺洲前寧久駐,紫薇紅藥待公歸。
分明月上長珊瑚,
一段風光爍太虛。
大地眾生同受用,
如來藏里本來無。
專門師說獨超群,折角親摧五鹿君。
卻向上方曾請劍,漢廷狂直有朱云。
花茵寶褥。更龍涎馥馥。春宵會合鳳鸞儔,懷抱著、嬌香柔玉。
再四央求松耙復。怪檀郎恁促。
含羞幾度嫌明燭。把紅鴛輕蹴。
郎言留著看嬌容,云髻亸、芙蓉肌肉。
勉強因循還閉目。怪檀郎恁毒。
最覺黃花如有意,
卻憐豪蟹欲相疏。
柳下玉驄雙鞚。蟬鬢寶鈿浮動。
半醉倚迷樓,聊送斜陽三弄。
豪縱。豪縱。一覺揚州春夢。
湖面清風拂酒杯,
異香一片自天來。
明知不是荷花了,
金粟漫山昨夜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