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嶺贈僧
五上兩漫天,因師懺業緣。
漫天無盡日,浮世有窮年。
五上兩漫天,因師懺業緣。
漫天無盡日,浮世有窮年。
我五次登上兩座漫天嶺,因為這位僧人而懺悔自己的業緣。漫天嶺的日子似乎沒有盡頭,而這紛繁的浮世卻有終了之年。
五上兩漫天:多次登上兩座名為漫天的山嶺。
懺業緣:懺悔業障因緣。
無盡日:沒有盡頭的日子。
有窮年:有終了的歲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多次登上漫天嶺的過程中,遇到僧人后,引發了對自身業障和浮世的思考,從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動蕩不安,詩人在塵世中經歷諸多,內心渴望精神解脫。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人生和業緣的思考,以山與世的對比突出主題。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命和宗教的獨特感悟。
治粒頻求潔,田家亦苦心。
篩風當戶北,避日就檐陰。
一飽功非易,終年力不禁。
君看圓似玉,我愛勝如金。
月影黃昏后,
詩天眼界寬。
野香尋得見,
石背一枝蘭。
潭深不可涉,潭小不通船。
路斷游人止,龍藏白沫旋。
剪藤量水短,插石置橋堅。
橋外居民少,躬耕不用錢。
性有耽山且畫看,
陰晴朝暮若能殫。
天公似病詩才窄,
乞與西來眼界寬。
海上危峰鎮不移,地形天險界華夷。
雄關已擊重門柝,間道曾無一旅師。
晉國山河原表里,衛公陣卒太支離。
平倭尚有前朝碣,斜日昏黃總制祠。
中丞軍敗為虜獲,絕粒不死重思活。左右相隨只兩僮,西市放回系獄中。
獄有仆夫玉卿者,欲竄中丞無與同。閩人俞生雅好義,陰為玉卿畫奇計。
部署略定告中丞,轉令中丞心膽悸。為說累臣病不痊,兩僮偷伴獄官眠。
乘夜出獄傍城宿,詰朝早上俞生船。獄官晨問中丞恙,雙履榻前宛相向。
呼僮迎醫僮不行,彼此相推齊出城。俞生船開去如箭,兩僮出城盼不見。
下江兵阻轉柁回,撲面差池爭一線。舍船得岸望西馳,日中才聞兵馬追。
夜奔間道虎口脫,扳翻荊棘無完肌。奔波力盡一僮死,中丞謁駕訴天子。
俞生面受別駕恩,馀人供作軍功紀。鄞江一夜胡塵飛,中丞兄弟突重圍。
同來義士復散失,應向故鄉覓路歸。國運重興有天意,百官扈蹕隨時至。
俞生皂帽翩然來,鄧僮趨蹌稱小吏。更聞獄官受累猶未誅,株連同類死復蘇。
江右返正皆赦罪,上書乞恩兩人俱。中丞者誰司寇是,得書憶舊悲且喜。
特疏為敘獄官冤,兩人并奉超遷旨。諸君義重報亦殊,獨有玉卿消息無。
君不見小吏騎馬得官職,別駕循資升大夫?
十年前與一相逢,光景猶疑在夢中。記得當時官舍里,熏風巳過荔枝紅。
華堂日晏綺羅開,伐鼓吹簫一兩回。帳底畫眉猶未了,寺丞親著絳紗來。
筵前半醉起逡巡,窄袖長袍妥著身。若使吹簫人尚在,今宵應解說伊人。
掩映雙鬟繡扇新,當時相見各青春。傍人細語親聽得,道是神仙會里人。
篋里殘花色尚明,分明世事隔前生。坐來不覺西窗暗,飛盡寒梅雪未晴。
金陵形勢亦岐豐,明社初墟繼有洪。
半壁山河爭逐鹿,八旂子弟化沙蟲。
可憐鑄錯終成鐵,未遂銘功竟折銅。
太息天亡非戰罪,項王雖敗總英雄。
花朵擎來,柳絲飄到,一陣卓金車子。百五韶光,襯賣餳天氣。
半山上,多少蒼松翠槚,掩映舞裙歌袂。紺岫赪崖,有從風羅綺。
捫頹巒、劃損苔成字。忽暗省、三十年前事。幾遍側帽思量,記不全頭尾。
怪夭桃、仍舊紅如此。劉郎鬢、不禁星星矣。問今夜、細雨棠梨,肯替人愁未。
雙峰丫髻道家裝,
回首云山去路長。
莫道神仙顏可駐,
麻姑兩鬢已成霜。
真斗九湯云起雪,貢馀徑寸玉無瑕。春寒不念山中事,歲歲封題記我家。
瓦盆雷動千山曉,橫嶺香傳兩袖風。添得老禪精彩好,江西一吸兔甌中。
今我老無崖險句,送人行不折楊花。前頭有問又須道,黃面禪和吃釅茶。
當陽一印妙無文,慚愧東山有子孫。是圣是凡齊印定,不妨持缽扣人門。
道人隨處展家風,酒肆魚行有路通。但得堂中鹽米辦,吉山佛法自興隆。
佛與眾生舊有緣,入廛一句更為宣。眼前不用生貪戀,三界無安若火煎。
幾多鶴發京華客,榮利關心未肯閒。
誰似翰林馬檢討,黑頭苦意戀家山。
二十馀年住兩京,蓬萊閣下預恩榮。
衣冠歸里何多幸,老傍林泉閱治平。
爾鄉太守吾鄉彥,為政心同閬水清。
料爾到家春亦到,劭農正值出郊行。
道在目前,全無罅縫。
左之右之,百發百中。
是風動,是幡動。
高陽寧得少吾徒,結客青萍日漸孤。
彯組爾應留漢署,下帷人自出江都。
他鄉夢里思瓊樹,明月歌中倒玉壺。
別后迢迢憐尺素,不知雙鯉到淮無。
八十清翁今釣客,一綸一艇一魚蓑。
碧潭波底系船臥,紅蓼香中對月歌。
玉膾盈盤同美酒,錦鱗隨手出清波。
風煙幽隱無人到,俗客如何愿一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