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有懷鄉國
長安久客逢搖落,不獨悲秋更憶鄉。
潘岳二毛行欲變,淵明三徑已應荒。
書裁尺素鴻難托,夢遶重湖蝶自狂。
游宦十年歸未得,塵纓卻悔濯滄浪。
長安久客逢搖落,不獨悲秋更憶鄉。
潘岳二毛行欲變,淵明三徑已應荒。
書裁尺素鴻難托,夢遶重湖蝶自狂。
游宦十年歸未得,塵纓卻悔濯滄浪。
長久客居長安,恰逢草木凋零的時節,我不僅悲嘆秋天,更思念故鄉。我如潘岳般兩鬢即將斑白,像陶淵明的家園也應該荒蕪了。想寫書信卻難以托付給大雁,夢中繞著重湖,我如蝴蝶般癡狂。在外為官十年卻不能回家,我后悔當初入仕,沒像古人那樣歸隱。
搖落:指秋天草木凋零。
潘岳二毛:潘岳《秋興賦》中說自己三十二歲開始有白發。二毛,指頭發黑白相間。
淵明三徑: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有“三徑就荒,松菊猶存”,三徑指家園。
尺素:古人用絹帛寫信,通常長一尺,稱尺素。
重湖:指廣闊的湖泊。
塵纓:指塵世的束縛。濯滄浪:《楚辭·漁父》有“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表示歸隱。
詩人久居長安為官,在秋天草木凋零之際,觸發了他的思鄉之情。當時可能仕途不順,在外漂泊多年未歸,內心產生了對故鄉的強烈思念和對仕途的反思。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思鄉與對仕途的懊悔。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在宦游中常見的思鄉情懷。
賈誼祠前酹酒尊,汨羅江上吊騷魂。耒陽更有一抔土,行路人傳是假墳。
政殿咨丞弼,經筵引俊髦。未嘗耽逸樂,終是過焦勞。歸路三山遠,遺臺萬古高。小臣無分去,定擁墮髯號。
南軒絕低小,亦無佳客過。相看兩無言,徑作對床臥。
復此歲將盡,烏啼霜滿城。孤燈千里客,夜半兩年情。北望邊愁劇,西來鬢發更。乘春發驄馬,猶自問蒼生。
青果來閩嶠,分珍出御函。誰知辛苦后,滋味有馀甘。
近聞薛公子,早退驚常流。買園招野鶴,鑿井動潛虬。自言酒中趣,一斗勝涼州。翻然拂衣去,親愛挽不留。隱居亦何樂,素志庶可求。所亡嗟無幾,所得不啻酬。青春為君好,白日為君悠。山鳥奏琴筑,野花弄閑幽。雖辭功與名,其樂實素侯。至今清夜夢,尚驚冠壓頭。誰能載美酒,往以大白浮。之子雖不識,因公可與游。
每年秋漲賴橫堤,水縱漫堤害尚微。近為鹿城偷堰破,放交流潦到柴扉。
霞彩流丹,波紋皺玉,誰剪綠云相贈。試從碧玉問年華,恰嬌憨、小家心性。幾回忍俊。算端的、當筵戰勝。更宜人、是冰心一片,勞卿相鎮。憑誰笑果腹,爭夸納履侯門競。城南詞客慣延秋,灑飛泉、剖甘曾詠。時光忒迅。想清人、隔年諧定。及些時歸夢,團欒早證。
年少登壇擁隼旟,欲將長劍掃穹廬。黃金世佩通侯印,彤管家藏太史書。異域葡萄杯上綠,邊城楊柳笛中疏。運籌自合陰符秘,兵法無勞習穰苴。
一曲陽春四海同,君王猶自祝年豐。不緣煙月娛清夜,為采歌謠獻兩宮。
自是不閒閒便得,矜功負氣總徒勞。乾坤不換蜩雙翼,泰華何殊牛一毛。揭石出潭秋水怒,捲茆落地晚風號。滿頭白發干時政,謾說商山四皓高。
常山縣前放船開,桐廬江口寄書回。君行不受人間熱,六月海潮如雪來。
洞要窮源入莫閒,初頭底事做成山。開先水獨為乾始,判后山方立地間。氣濁下流泥作土,滓堅中結石成關。奇哉故跡皆堪驗,何日重來更共攀。
自聞梁朝日,四依諸賢士。寶志萬回師,四仙傅大士。顯揚一代教,作時如來使。造建僧伽藍,信心歸佛理。雖乃得如斯,有為多患累。與道殊懸遠,折西補東爾。不達無為功,損多益少利。有聲而無形,至今何處去。
詩狂欲發言,因此難韻阻。君看短后兒,掉臂搏怒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