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蛻秀才
許由流寓因相識,歲歷今移十二辰。
別墅已荒三徑草,素衣猶化九衢塵。
懸瓢顏巷安貧久,泣玉荊山失意頻。
莫向明時便招隱,重來須醉杏園春。
許由流寓因相識,歲歷今移十二辰。
別墅已荒三徑草,素衣猶化九衢塵。
懸瓢顏巷安貧久,泣玉荊山失意頻。
莫向明時便招隱,重來須醉杏園春。
我和你像許由流寓時那樣相識,如今歲月已過了十二年。你別墅旁的小徑荒草叢生,白色衣衫已被京城塵埃染舊。你像顏回在陋巷安貧樂道已久,又似卞和在荊山多次失意。不要在清明盛世就去隱居,下次回來一定要在杏花盛開的時節盡情暢飲。
許由:古代隱士。流寓:流落他鄉居住。
十二辰:十二年。
三徑草:化用“三徑”典故,指歸隱者所居之處。
素衣:白色衣服。九衢塵:指京城的塵埃。
懸瓢顏巷:用顏回安貧樂道的典故。
泣玉荊山:用卞和獻玉的典故,比喻懷才不遇。
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招隱:隱居。
杏園春:杏花盛開的春天,寓意美好時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與張蛻秀才相識十二年,友人生活不如意,可能處于政治相對清明的時期,詩人在友人可能有隱居想法時寫下此詩勸慰。
這首詩主旨是勸勉友人不要在盛世隱居。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關懷,在勸勉友人積極入世方面有一定意義。
黃云萬頃一時收,喜見高空風露秋。
歲事及今將告畢,人生到老盍歸休。
固知景物能興感,亦有癡人苦過憂。
胸次果然無一累,豈容秋月使人愁。
今朝風日好,抱病起登臺。
山色愁無盡,江波去不回。
客懷無老草,節物又疎梅。
且莫催歸騎,憑欄更一杯。
戚闬疏恩厚,勛門積慶余。
弓彎飛將臂,架插鄴侯書。
六纛秦官重,三槐漢相如。
惜哉終半百,聞者為欷歔。
神龍固難豢,天馬豈易鞿。
淵明肯折腰,為此五斗微。
我本田野人,初不慕輕肥。
食未從人乞,隠不待賦歸。
敕局同寅舊,雌堂屢肯過。
故人今有幾,朝士更無多。
問信書猶濕,相望鬢已皤。
忽聞埋璧痛,薤露不成歌。
憶昨走京華,炎曦晝方赫。終日無一欣,夢遶舊泉石。
西風趁驚波,茲焉掛帆席。千年遼鶴歸,客屨戶外積。
雕胡飯新炊,云腴飲甘液。杞狗雜苓龜,夜吠更晨吸。
榮華風中煙,得喪付兒劇。寧復效轅駒,長鳴悲伏櫪。
李侯金閨彥,氣與嵩華敵。龍門世莫攀,冰鑒古無匹。
????千里駿,晨炊共蓐食。高吟動鬼神,落筆風雨疾。
句誦血模糊,妙理難致詰。
晚來頗憶林塘幽,又拄烏籐款款游。
細雨斜風三日后,落花啼鳥半春休。
不知何處數聲笛,喚起幽人一點愁。
頼有青蛙知客恨,笙歌一部起池頭。
愛奇造物剪瓊瑰,為鎮靈祠特地栽。
事紀揚州千古勝,名傳天下萬花魁。
何人斫卻依然在,是處移將不肯開。
謾說八仙模樣似,八仙那得有香來。
向來八萬四千偈,舌端辯才若翻水。
山空月落說向誰,不如出口入吾耳。
當時受者亡是公,烏有先生子虛子。
我卻曾見語錄來,祇有空空數張紙。
宅相惟公久,伊余忝后塵。
十年追桂籍,兩禁踵詞臣。
接武參吾舅,承顏奉老親。
幸成三學士,何意失斯人。
千載威名文正公,忽瞻遺笏照雙瞳。
敢從象齒窺清裁,屢批龍鱗奮大忠。
秉立定知端若植,至今猶想氣如虹。
舍人接武登廊廟,宜寶甘棠振祖風。
一冬祇見曉霜寒,未得飛霙萬里看。
多謝黃堂贈圭璧,欲從乳竇倚欄干。
簷高安有冰成柱,坐久空余水在盤。
歲晚愿呈三白瑞,要觀積玉滿林端。
二廣外臺首,威棱著一門。
志期諸郡肅,忍見匹夫冤。
奮系猶鷹鷙,興讒有兔爰。
投閑了無恨,此意與誰論。
婦德高千古,鄉評徹九重。
柏舟終自誓,石窌啟新封。
孫子傳清白,閨門慕肅雍。
死生無憾處,了不媿三從。
到處稱循吏,星軺復郡侯。
威名致降虜,恩信感亡牛。
省闥主公議,祠庭尋舊游。
善人天不憗,愁絕峴湖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