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吳興西觀音院
金剎負城闉,閴然美棲止。
卞山直穹窿,苕水相依倚。
霜檜鬰冥冥,海棕鮮薿薿。
廣除庇夏陰,飛棟明朝晷。
溪光鳧鶩邊,天色菰蒲里。
緒風傳晝焚,璧月窺夜禮。
泄云彗層空,規荷鑒幽沚。
艅艎煙際下,鐘磬林端起。
聱牙戲清深,嵚崟撲空紫。
所遇信悠然,此生如寄耳。
志士恥溝瀆,征夫念桑梓。
攬衣軒楹間,嘯歌何窮已。
金剎負城闉,閴然美棲止。
卞山直穹窿,苕水相依倚。
霜檜鬰冥冥,海棕鮮薿薿。
廣除庇夏陰,飛棟明朝晷。
溪光鳧鶩邊,天色菰蒲里。
緒風傳晝焚,璧月窺夜禮。
泄云彗層空,規荷鑒幽沚。
艅艎煙際下,鐘磬林端起。
聱牙戲清深,嵚崟撲空紫。
所遇信悠然,此生如寄耳。
志士恥溝瀆,征夫念桑梓。
攬衣軒楹間,嘯歌何窮已。
金色的寺廟背靠城郭,寂靜清幽很適合棲息。卞山高聳入云,苕水與之相互依偎。經霜的檜樹郁郁蔥蔥,海棕鮮嫩茂盛。寬敞的臺階有夏日樹蔭庇護,飛翹的屋梁迎來清晨日光。溪水波光在野鴨邊閃爍,天色融入菰蒲叢中。微風傳遞著白天焚香的氣息,明月窺視著夜晚的禮佛。飄散的云朵掠過高空,圓圓的荷葉映照在幽僻的水灘。大船從煙靄中駛來,鐘聲從樹林頂端響起。我在這清澈幽深的環境中自在游玩,在這空蒙的紫色山間盡情探尋。所遇之事確實悠閑,此生就像寄寓世間罷了。有志之士以死在溝渠為恥,遠行之人思念著故鄉。我披衣在軒廊間徘徊,放聲高歌,興致無窮。
金剎:指寺廟。
城闉(yīn):城郭。
閴(qù)然:寂靜的樣子。
穹窿:形容山高大的樣子。
鬰冥冥:形容樹木茂盛、幽暗。
薿薿(nǐ):形容植物茂盛。
除:臺階。
朝晷(guǐ):早晨的日光。
緒風:微風。
璧月:圓月。
彗:掃過。
規荷:圓圓的荷葉。
艅艎(yú huáng):大船。
聱牙:形容人在水中嬉戲的樣子。
嵚崟(qīn yín):形容山勢高峻。
溝瀆:溝渠。
桑梓:故鄉。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赡苁窃娙嗽谟螝v途中,泊船于吳興西觀音院時所作。當時詩人或許暫別了塵世的喧囂,在這清幽的寺廟周邊感受到了寧靜與美好,從而觸發了內心的情感。
這首詩描繪了吳興西觀音院周邊的優美景色,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情感。詩中既有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閑適生活的向往,也有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故鄉的思念。在文學史上,它展現了詩人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情感的能力。
洞天琳館倚江城,一室崆峒晝不扃。白石無糧誰解種,黃金有道鍊還成。幾時云氣生秋雨,長夜丹光動落星。顧我正慚嵇叔夜,素書何處覓黃庭。
高閣金仙擁法輪,小山霜鶴怨游人。臺傾沼沒知何處,云白天青現此身。沙市幾經魚潑剌,稻畦時見石嶙峋。煙波落日情無限,欲倩漁郎為問津。
老眼偏明遠岫孤,夕陽故遣樹陰疏。蟬鳴葉底無尋處,隨意閑行偶見渠。
三載天庭出一魁,一魁豈是利名媒。熙寧如葉庸人耳,南渡惟張君子哉。臚唱若為調眾論,囊封正要看人才。千年青史芬芳遠,過眼浮榮付儻來。
春王正月眾家春,望柳尋花我自春。先生欲學程明道,莫厭尋花傍柳人。
寶纛留行殿,肩輿到上方。明樓通御氣,神道仰重光。柳拂千條翠,花熏百和香?;罔幪煲咽?,鼓吹入云長。
肅然秋夜對,起視已星陳。心目無窮止,菁華始逼親。斗箕分極遠,經緯九霄均。云漢垂垂下,天中爛客身。
池西別殿署凌波,楊柳風微月漸多。珠箔卷來秋似水,填詞惟教艷娘歌。
公無渡河,公無渡河,河上多風波。昨夜連江雨,洪濤如山阿。昨夜振閣風,梧桐拔根挪。公無渡河,公無渡河,河上多風波。砥石如麻亂,蛟龍觸船轉,蜮鬼欺人孤,騰踔喋血慣。公無渡河,公無渡河,江左道路難,風云更在莫測間。
江上秋風吹客衣,江頭塞雁又南飛。報君寸鐵曾無補,作客一年猶未歸。黃菊未沾新雨露,白云應鎖舊柴扉。登樓莫憶去年事,且向欄桿看落暉。
織籬為界編紅槿,排石成橋接斷塍。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間茅屋兩池菱。田因水壞秧重插,家為蠶忙戶緊關。黃犢歸來莎草闊,綠桑采盡竹梯閑。抱兒更送田頭飯,畫鬢濃調灶額煙。爭信春風紅袖女,綠楊庭院正秋千。
欲與天仙論等差,短長何止但詞華。誰人解屈將軍手,為脫烏皮六縫靴。
秋菊有佳色,周郎識雅音。知非共知命,同壽證同心。歲月緣情邁,金蘭閱世深。莫為其雨怨,古有五噫吟。
憔悴江湖上,行吟雨雪寒。不逢漁父問,誰作楚臣看。
小縣曾聞鼓角傳,云山深處夢相牽。年來還愛丘園近,老去偏于杖履便。樹繞石頭知客路,巖回谷口見人煙。攜琴出郭茅堂宿,誰復含愁鳥道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