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嘆
丹鳥白鳥爭吞吐,還云去云無定度。
不無夏簟工熨體,況有秋螀競扶戶。
一嘅三嘆詎如許,客思紛紛野煙縷。
宵明景晏掛斜河,叢萱苒蒻團清露。
有美一人在西方,白玉珮環珠兩珰,明眸皓齒艷朝陽。
企予望汝涕泗滂,安得捉汝羅衣裳。
丹鳥白鳥爭吞吐,還云去云無定度。
不無夏簟工熨體,況有秋螀競扶戶。
一嘅三嘆詎如許,客思紛紛野煙縷。
宵明景晏掛斜河,叢萱苒蒻團清露。
有美一人在西方,白玉珮環珠兩珰,明眸皓齒艷朝陽。
企予望汝涕泗滂,安得捉汝羅衣裳。
紅鳥和白鳥相互爭著吞云吐霧,云兒來來去去沒有固定的方向。夏天的竹席不能很好地熨帖身體,何況還有秋蟬在門戶邊競相鳴叫。一聲嘆息再三感慨怎會如此,客居的思緒如野外的煙縷般紛紛揚揚。夜晚明亮,天色已晚,斜河掛在天邊,一叢叢萱草柔軟地聚著清露。有一位美人在西方,她佩著白玉環,戴著珍珠耳珰,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比朝陽還艷麗。我踮起腳盼望她,眼淚滂沱,怎樣才能抓住她的衣裳啊。
丹鳥、白鳥:鳥名,具體所指待考,這里可理解為兩種不同顏色的鳥。
還云去云:云來云往。
夏簟(diàn):夏天的竹席。工熨體:善于熨帖身體,這里指竹席不能讓人舒適。
秋螀(jiāng):秋蟬。
嘅(kǎi):嘆息。詎(jù):怎。
景晏:天色已晚。斜河:銀河。
叢萱:一叢叢萱草。苒蒻(rǎn ruò):柔弱的樣子。
珮環:玉佩。珠兩珰(dāng):一對珍珠耳珰。
企予:踮起腳。涕泗滂:眼淚流得很多。
由于缺乏明確資料,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客居他鄉之時。當時詩人或許在夜晚觸景生情,看到云鳥、聽到秋蟬鳴叫,引發了內心的愁緒和對遠方之人的思念,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為抒發客愁與思念之情。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語言優美,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創作才華。
行行月冷風高,
步步山寒水深。
逢人披肝露膽,
見義劈腹剜心。
風暖碧桃花正開,
別君未久望君回。
世人不識桃源路,
休引漁郎入洞來。
老眼簾櫳罩曉煙,恍然沈醉玉臺仙。羅浮氣味何曾減,洞□顏容是偶然。
雅意不隨春意鬧。孤芳爭出眾芳妍。若都菩蕾枝頭□,恐亦龐生作令前。
冰霜肌骨是家傳,染得胭脂不記年。雅趣自無前度好,芳名猶冒舊姻緣。
濃香已被東風引,艷色曾經俗眼憐。世事只因忘故態,便教清議得嗔嫌。
到處稱循吏,星軺復郡侯。威名致降虜,恩信感亡牛。省闥主公議,祠庭尋舊游。善人天不慭,愁絕峴湖秋。
客授蒙傾蓋,朝參喜綴班。開藩才一水,去國遂千山。晚遇名方重,言歸鬢未斑。功名付諸子,含笑謝塵寰。
鑿冰添硯水,燃干發梅花。
踏破霜苔徑,燒紅雪樹槎。
閉門風愈怒,送客日將斜。
寒甚酒無力,閑多道有芽。
楮衾眠不暖,葦壁破難遮。
他日瑤臺上,流傳仙子家。
山僧出戶驚狂客,絕頂立同山木植。
蒼松岡南閣一層,飛鳥欲下人還登。
白云濛濛一招手,天風忽吹離立久。
雄心直挾海水飛,南望天門北京口。
翩翩仙令有王喬,
江縣青楓路未遙。
鳧是尚方曾賜舄,
明年飛入紫宸朝。
形勝中原棄不收,年年家祭拜松楸。
荊襄未及留雄鎮,關洛誰能扼上游。
天水至今無片土,臨安終古有高樓。
衰年勿為南園誚,北伐原來為復仇。
妙技不示人,秘密懷其寶。
皇天實愛才,坐使趨庭燎。
爰攜宓子琴,遠治祝阿道。
白月照高城,流光驚四表。
龍蛻棄金鱗,鳳棲遠凡鳥。
一語不相能,甘心辦枯槁。
雁外風呼緊,吹碎十年心影。
緘將紅淚寄桃花,春魂醉了,后約教誰訂。
眉棱薄有相思印,夢覺千山冷。
柳橋片月猶媚笑,人始怪、流鶯警。
鶯。
枝上嬌啼三兩聲。
遼西夢,打斷不分明。
廢宮春草正離離,
零落殘碑字可疑。
黃鳥若知舊時事,
殷勤啼繞綠楊枝。
峰巒小米巷真珠,同此杭州宅一區。
機杼乍分鮫客慧,煙云猶憶虎兒母。
敢偕白傅夸新第,未免青山戀故吾。
惜別不須深感慨,總相宜處是西湖。
為得風騷趣,柴門迥不開。
人從塵外見,詩向靜中來。
消息須微悟,推敲別有才。
吟成誰解愛,幽徑長莓苔。
接著一個半個,
覓得三文兩文。
誰知破布袋里,
許多彌勒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