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安中鐵柱留題
隠然平地起嶙峋,千古舂波此與瀕。
九牧貢金殊夏后,三泉下錮笑秦人。
力回坤軸陰機壯,妙灑銀鉤榜墨新。
欲識當年镕鑄意,莽蘆終恐更非真。
隠然平地起嶙峋,千古舂波此與瀕。
九牧貢金殊夏后,三泉下錮笑秦人。
力回坤軸陰機壯,妙灑銀鉤榜墨新。
欲識當年镕鑄意,莽蘆終恐更非真。
它仿佛從平地陡然崛起,顯得突兀又奇特,千百年來與這春波之水相鄰。這鐵柱所用的金屬和夏禹時九牧所貢之金不同,它深埋地下的穩固程度讓秦始皇驪山陵墓下灌三泉的做法都顯得可笑。它有扭轉大地根基的強大力量,那題寫的榜書墨字如新,瀟灑絕妙。想要了解當年鑄造它的意圖,恐怕那荒蕪蘆葦掩蓋下的真相更難知曉。
隠然:隱隱約約,這里形容鐵柱突然崛起的樣子。嶙峋:形容山峰、巖石、建筑物等突兀、奇特。
舂波:春天的水波。瀕:靠近。
九牧貢金:傳說大禹分天下為九州,各州長官稱牧,向大禹進貢金屬鑄鼎。殊:不同。夏后:指夏禹。
三泉下錮:秦始皇陵穿三泉,下銅而致槨。錮,用金屬溶液填塞空隙。
坤軸:地軸,指大地。陰機:隱秘的力量。
銀鉤:比喻書法剛勁有力。榜墨:題寫在匾額上的墨字。
镕鑄意:鑄造鐵柱的意圖。
莽蘆:荒蕪的蘆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當時詩人看到鐵柱,引發了對歷史和鑄造意圖的思考。鐵柱可能承載著特定的歷史意義,在當地或許是一個標志性的存在,詩人借此抒發自己對歷史文化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探尋鐵柱鑄造的意義,通過與歷史事件對比,展現其獨特價值。它以鐵柱為切入點,反映出詩人對歷史文化的關注。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觀察力和思考深度。
奔濤數百步,勢欲卷人去。山惡天無情,茫茫向何處?海濱此君臣,顛沛亦奚懼。朔風莫怒號,饑溺吾所慮。
采椽竹屋亦天真,但喜相望北阮鄰。等是南柯游此世,聊將傳舍誑吾身。高門恐負于公志,近市空慚晏子仁。定枕不聞尨也吠,蓽門圭竇固應貧。
五年重別舊山村,樹有交柯犢有孫。更感卞峰顏色好,曉云才散便當門。
峨峨兩峰間,崔嵬聳雙闕。中有仙人洞,恍若仇池穴。朝開白云生,暮掩白云滅。朝昏有奇變,宛與人世隔。我來搴綠蘿,深尋得幽絕。平生棲遁志,茲焉益超越。未成長往計,復愧固窮節。永懷靜修銘,凄其仰前哲。會當結茅屋,來此寄疏拙。沈思畢舊聞,長歌抱明月。白云應更深,老眼益清徹。未敢獻吾君,聊爾自怡悅。
遠色蒼茫草際煙,春風也到雪崖邊。不知最后屠蘇酒,增一年歟減一年。
乍把瓊枝恍舊游,平生左袒為劉侯。即看竹素千秋事,能廢江湖萬古流。鷗侶共依天上座,雁聲孤□月中樓。新詩大有牢騷語,翻耐高歌散旅愁。
何當攜眼玩環碧,十二煙螺浮幾席。主翁讀書樓上頭,半捲疏簾銜曉日。清光散入骨髓寒,翠影長凝鬢毛濕。幾回掛笏度閒云,一鳥不鳴春寂寂。
黃生起南服,摛藻自弱冠。蟬噪薄隋梁,龍躍躪秦漢。大言或元封,小詠亦貞觀。宛宛樂府詞,珠璣燁璀璨?;伍}海上,獨抱延平劍。九曲浮清泠,九漈吟泮渙。飛揚大江楫,躑躅廣武戰。何哉九合勛,桓文謬推贊。前茅受旗鼓,中權屬壇坫。穆穆清風頌,寄我劇三嘆。嗚呼哲人頹,往事涕如霰。瑯琊玄草絕,豐社白榆散。陽春悵誰和,長夜邈難旦。灼灼傾城姝,昭陽擅飛燕。凌云羽翮就,澤霧文彩變。大鵬遇希有,八極眇一盼。將無笑鸴鳩,會有嘲斥鴳。俗士迷前籌,達人炳遐算。奇峰三十六,一一造天半。為報武夷君,廣張幔亭燕。
昔年游海上,晚歲住京華。肘秘盤囊訣,爐存伏火砂。進方親御扆,種藥借鄰家。欲問廬山杏,年來幾度花。
三級掀騰波浪,一堂慶會風云。快乘霹靂化龍門。頭角人中有分。誰狀個中佳致,須還筆掃千軍。是他畫手亦通神。同向來春奮迅。
月在天游恰半痕,手?河漢上金盆。如今洗得都明徹,照見南山萬樹根。
蒼苔裹枯松,白云抱幽石。面目儼然□,易見還難識。臨濟未是白拈賊。
澄流千馀頃,可飲百萬人。長橋若橫帶,清媚絕點塵。四山靜相圍,種松成層茵。豈知萬花谷,踏遍峰巒春。去海不數里,咸波杳無垠。智者能行水,嗟爾鑿井民。
楚山固多猿,青者黠而壽。化為狂道士,山谷恣騰蹂。誤入華陽洞,竊飲茅君酒。君命囚巖間,巖石為械杻。松根絡其足,藤蔓縛其肘。蒼苔瞇其目,叢棘哽其口。三年化為石,堅瘦敵瓊玖。無復號云聲,空馀舞杯手。樵夫見之笑,抱賣易升斗。楊公海中仙,世俗那得友。海邊逢姑射,一笑微俯首。胡不載之歸,用此頑且丑。求詩紀其異,本末得細剖。吾言豈妄云,得之亡是叟。
蓬蓽無奧處,北風利戈鋋??諣t有微火,且復與周旋。酒隱柴桑叟,醉吟渭上賢。二士忽已遠,遺風載陳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