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淮南詔獄二首 其二
淮海行搖落,文書亦罷休。
風霜欺獨宿,燈火伴冥搜。
笳動朱樓曉,參橫粉堞秋。
更拚飛鏡破,應得大刀頭。
淮海行搖落,文書亦罷休。
風霜欺獨宿,燈火伴冥搜。
笳動朱樓曉,參橫粉堞秋。
更拚飛鏡破,應得大刀頭。
在淮海一帶草木凋零時節出行,文案之事也暫且擱置。風霜侵襲著獨自住宿之人,只有燈火相伴苦苦思索。胡笳聲在紅樓破曉時響起,參星橫斜在粉堞的秋夜。我寧愿像飛鏡破碎般,也希望能早日歸家。
搖落:草木凋零,多形容秋天的景象。
文書:指官府的公文、文案。罷休:停止。
冥搜:盡力思索。
笳:胡笳,一種樂器。朱樓:紅色的樓閣。
參:星宿名。粉堞:城墻上的女墻。
飛鏡:比喻月亮。
大刀頭:刀頭有環,“環”諧音“還”,古人常以大刀頭表示還家之意。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題可知與淮南詔獄相關,可能是詩人在淮南處理詔獄事務期間,面對秋景,感懷自身處境而作。當時詩人或許處于孤獨、煩悶且渴望歸家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在淮南詔獄期間的孤寂和思歸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營造出凄涼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表達。
飛檄湖湘起異材,長城勿訝一朝頹。將軍小李殊神俊,此日愁登郭隗臺。
夜雨蕭蕭晝不休,病懷岑寂草堂幽。可堪夢里黃花節,又負山中綠酒甌。紫塞暮云鴻北度,澄江落木水東流。翻思十載登高伴,淚灑西風兩鬢秋。
劉侯為政本清貞,驀地風波底自生。此去好憑君問訊,五湖云凈霅川平。
舟中有莫愁,水中有莫愁;嫉煞舟與水,身隔暮江流。莫愁來雙槳,蓮花如人羞。莫愁雙槳去,蓮花自生愁。去歲莫愁樂,今歲莫愁老;只有長愁心,歲歲來幽抱。
丹桂香飄趁子晨,淵涵星斗映澄濱。杏壇日暖清光遍,芹頖香生物色新。一鐸喚回長夜曉,五經抽出百年春。從今科第綿綿者,譽髦應知造士人。
一池寒雨滴殘荷,望里云山涕淚多。此道尚能支病骨,逢人談笑小橋過。
前溪天闊淥泱泱,溪上詩翁引興長。安得南風吹小艇,吟看千蓋擁紅妝。
弓用筋角,矢制良工。亦以觀德,非止臨戎。楊葉命中,猿墮長空。
老逢煙景即關情,況復窮秋別友生。對酒自然堪灑淚,臨流何必濯長纓。帆開積水風初起,路繞寒山雪乍晴。璧水鳳麟如子少,珊珊環佩早登瀛。
路轉岡頭松柏深,百年唯我獨追尋。不知尊者真歸處,嶺上浮云自古今。
蒲眼窺簾我未狂,百年大夢在稱皇。千歌腰扭紅綢舞,一笑心輕白虎堂。才向雪山期轉綠,忽驚馀子競飛黃。文人落魄多緣蠢,不解人間換了湯。
鴟夷作忠心不遂,噓氣聲濤震天地。蛟龍逞欲乘其時,鼓濤奮浪隨風飛。蒼生為魚都不顧,莫去朝來恣狂怒。后來壯士心不平,擴弩括機神鬼驚,飛矢一落江海寧。乾坤闔辟四百年,靈物不朽長貞堅。古稱精誠貫金石,捍患庇民真偉績,丈夫作事不虛擲。
莊生演黃老,孟子述唐虞。古今事已異,見謂為狂迂。章甫豈不貴,越人非所須。嗟嗟后代士,高論將焉如。
皮帶墨鱗身卉衣,晚隨鬼渡水燈微。石門犬吠聞人語,知在海南種蛤歸。
十載人間樂與憂,幾曾半點到心頭。梧桐葉上秋無價,蟋蟀聲中月亦愁。暮角曉鐘何日了,蒼顏華發此生休。吟顛醉蹶知無益,利走名奔有命不。三春草草眼中過,未抵三冬樂事多。燭焰雙丫紅再合,酒花半蕾碧千波。孤寒霜月儂相似,跌宕雪風誰奈何。道是閑人沒勛績,一枝樵斧一漁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