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趙侯澄碧軒
風流公子四難并,更引清漪作小亭。
潤及玉階春漲雨,光浮藻井夜涵星。
卷簾幾硯成圖畫,倚檻須鬟入鏡屏。
何日解衣容借榻,臥聽螭口瀉泠泠。
風流公子四難并,更引清漪作小亭。
潤及玉階春漲雨,光浮藻井夜涵星。
卷簾幾硯成圖畫,倚檻須鬟入鏡屏。
何日解衣容借榻,臥聽螭口瀉泠泠。
風流公子才華、富貴、瀟灑、文雅四美兼具,還引來清澈水波建造小亭。春雨漲起潤透了玉石臺階,夜晚井壁藻飾倒映著星光。卷起簾子,桌案硯臺如畫卷般美妙;倚靠欄桿,頭發須髯映入如鏡的水面。何時能寬衣解帶借宿于此,臥聽螭口中流出的清脆水聲。
四難并:指才華、富貴、瀟灑、文雅四種美好特質兼具。
清漪:清澈的水波。
玉階:玉石臺階。
藻井:中國傳統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種裝飾處理,形狀像井,有花紋。
須鬟:胡須和頭發。
螭口:螭是傳說中的一種龍,螭口指刻有螭形的出水口。
泠泠:形容水流聲清脆悅耳。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是詩人在聽聞或見到趙侯所建的澄碧軒后,被其美景和主人的風雅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趙侯的澄碧軒及其風雅。詩中景色描寫細膩,營造出優美意境,展現出較高的藝術水準,體現了詩人對高雅生活環境的追求和向往。
晝睡醒來日過中,山光入座水函空。綠楊堤外荷花富,招致清香賴有風。
懶慢無堪不出村,當年心事與誰論。如今老去愁無限,雨打梨花深閉門。
樂天知命真君子,盡理窮微大圣人。只要厥中為大本,全明大本便通神。
富者馀金玉,所畏盜賊攻。貧人迫饑寒,無奈四壁窮。我今仰官給,政在貧富中。雖無兩者憂,歸興忽已濃。同僚相掩覆,幸此東郭蹤。獨念素餐者,幽暗弗汝容。
萬峰潑墨,漾紅燈一點,徑穿幽筱。翠袖單寒臨日暮,來御天風浩浩。湍瀑驚雷,筼筜戛玉,仙籟生云表。飛瓊前世,舊游疑是曾到。昨日綺閣香溫,宿酲猶殢,誰換炎涼早。爭道才華多鬼氣,占盡人間幽悄。侵入靈犀,凍馀冰繭,芳緒抽難了。驛程倦影,微茫愁入秋曉。
葺荷不用織,采蓮尚可食。芳時安可常,秋風鳴槭槭。美人明月珰,青霓以為裳。手攬北斗柄,低昂挹天漿。天漿解渴心,下土何茫茫。九牡閶闔開,寸誠函綠章。焉得飛仙術,與陪鸞鶴翔。所憂歲年駛,敢畏道阻長。啟戶辨夜色,驅車溯晨光。終然江海澨,臨路空徬徨。
公今臥護足從容,豈有扁舟欲便東。少待政成歸帝所,此邦還在化鈞中。
凍萼微舒色正丹,十年小別見偏難。卻防火迫花開了,特減熏籠忍薄寒。
君去方為宰,干戈尚未銷。邑中殘老小,亂后少官僚。廨宇經兵火,公田沒海潮。到時應變俗,新政滿馀姚。
水滿陂塘草滿川,望中茅屋起孤煙。十年不踏安豐路,遂與清淮作次邊。
獨尋招提游,果得世外歡。昔賢所棲集,畫像藏屋端。山僧啟鎖魚,不待啜茗乾。修廣各異制,精采俱生完。堂堂蘇長公,英氣邈難干。筇杖紫道服,天風吹袖寬。清獻薄須眉,示我鐵肺肝。尚馀所施物,片石橢而寒。侍郎胡金華,高括侍中冠。眉間可容掌,手版出中單。潁濱與淮海,秋色亞層巒。參寥獨緇衣,頷髭茁茅菅。最后辨才師,文茵高座安。空山一室內,舉目皆龍鸞。再拜傾挈壺,喜極重悲酸。去之三百載,歸路何漫漫。斯人為列星,下視蟲沙繁。寧不念學子,道術救彫殘。抵舍亟摹貌,微哉難控摶。夢中儻未遇,展詩時一觀。
責人之心惟責己,恕己之心惟恕人。忠恕兩全方達道,克終克始不違仁。
狴犴深扃鐍,符驗劇關防。老胥蛇蝮心,抱案鳧鶩行。我無平反手,補劓救闕傷。但知三尺律,絲發不可攘。便文真得計,所愧漢于張。
舊苑尋芳,尚斷碣、蝌文未滅。石湖外、一帆風軟,碧煙如抹。菰葉正鳴湘云怨,葭花猶夢西溪雪。又紅羅、金縷黯前塵,兒時節。人天事,憑誰說。征衫試,荷衣脫。算相逢草草,只贏傷別。漢月有情來海嶠,銅仙無淚辭瑤闕。待重拈、彩筆共題襟,何年月。
松閣啟晨眺,東云白英英。空尊愧坐客,幽道聞屐聲。郊墟地自扃,林巒暑逾清。官居屬冗散,朋從多澹成。拂麈急雨過,聯鑣去堤平。書味一何長,襟期浩已盈。挑燈展篇什,寤寐山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