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元龍赴泗州
子猷風味最諸王,試吏聊懷筦庫章。
鵠峙碧桐初振羽,珠遺滄海漸騰光。
淮山暮眺千峰擢,洛水秋輸萬鹢翔。
顧我行為大梁役,一巵薄酒話愁腸。
子猷風味最諸王,試吏聊懷筦庫章。
鵠峙碧桐初振羽,珠遺滄海漸騰光。
淮山暮眺千峰擢,洛水秋輸萬鹢翔。
顧我行為大梁役,一巵薄酒話愁腸。
你有王子猷那樣的風采,在諸位才俊中最為突出,初次為官暫且擔任管理倉庫的小職。你如棲息在碧桐上的鵠鳥開始振翅,似遺落在滄海的明珠漸漸散發榮光。傍晚眺望淮山,千座山峰挺拔;秋天洛水之上,眾多船只如鹢鳥飛翔。想到我要前往大梁服役,只能用一杯薄酒訴說愁腸。
子猷風味:子猷指王徽之,這里用來形容王元龍有其風采。
試吏:初次為官。筦庫章:管理倉庫的官職。
鵠峙:鵠鳥站立,形容人姿態不凡。
珠遺滄海:比喻人才被埋沒后重新發光。
擢:挺拔。
萬鹢翔:眾多船只如鹢鳥飛翔,鹢是古代船頭畫有鹢鳥的船。
大梁役:前往大梁的差事。
巵:酒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作者友人王元龍要前往泗州任職時所作。當時作者可能因自身也有差事在身,與友人分別,心中既有對友人的祝福,也有離別的愁緒。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善用比喻展現友人才華,借景抒情烘托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古代送別詩的常見情感和表現手法。
學問從君有,詩書自我傳。須知王逸少,名價動千年。
靈根來從太華峰,阿誰移入盆池中。曲欄低護馮夷宮,碧波恍與銀潢通。祝融秉令花正紅,景象清勝濂溪同。晝長淡淡來香風,高堂靜坐心神融。蔣君設宴邀群公,衣冠騰集人中雄。瓊漿滿引醉碧筒,分題賦詠興無窮。況今九五飛真龍,同寅佐理期協恭。邊鄙無虞百谷豐,坐令四海歌時雍,對花宴賞常相從。
年老成精不謬傳,趙州古佛嗣南泉。枯龜喪命因圖象,良馬追風累纏牽。勘破了老婆禪,說向人前不直錢。
冠山浮動小金鰲,擁出蓬壺控巨濤。沙渚南來遺讖在,海門東望暮潮高。芳洲碧草連蒼靄,上界青蓮吐白毫。醉臥中泠呼不起,欲招王子奏云璈。
疏柳散凄煙,波澹夕陽明沒。湖上晚來秋霽,瞷青山如發。白蘋風里水生涼,簫聲喚明月。醉穩一舟誰畫,認頹顏奇兀。
經濟期成務,康寧遽引年。人知三事貴,我愛二疏賢。金石名儒刻,弓裘孝子傳。國書循吏傳,誰在老成先。
曲澗叢陰薄,晴嵐藉草薰。故園星卻聚,高會韻初分。人倚巖前樹,風來嶺上云。后期還共約,莫使惜離群。
茅堂寄在石湖西,麥壟桑田咫尺迷。愛爾通家好傾倒,放舟頻過越來溪。
建州氓隸敢滔天,亂領妖腰伏乃愆。獻馘牙門森戟纛,解嚴后廡戢戈鋋。勞歸宣潤奇材客,敕賜番禺饋米船。勸課蠶桑陳俎豆,頑愚悛悟悔從前。都士萬家吁盜守,日行三百檄書馳。蠻刀短楯相繩擿,章甫毛錐亦可支。三道來攻吾設儆,千艘利涉爾焉知。三州十萬歸農畝,櫜戢無窮歌頌詩。楚王禁暴慚京觀,漢世殘民辟徼邊。伐叛從來非得已,修文自古屬高賢。禽魚草木無垠惠,鄉校康莊議論妍。盡悴使君朝聽美,不然海國豈安全。
凄凄切切動經時,無限閒愁上鬢絲。蟬蛻未申齊女怨,鬼鄰又唱鮑家詩。英雄末路還悲壯,文士遭讒有絆羈。等是懷憂消不得,草蟲驗取舊風時。
曾許燕然再勒銘,談兵相對眼偏青。金臺重價求龍馬,玉帳凄風落將星。處處鯨鯢喧海島,年年烽火照邊庭。時危誰是乾城者?哀角悲笳不忍聽。
長安十二門,光門最妍雅。渭水從壟來,浮游渭橋下。
疏狂渾不稱儒名,三十年來一未成。留客未嘗教便去,尋僧多半為閑行。只愁酒盡黃花老,任取秋深白發生。近欲衣冠如古制,原頭野老莫相驚。
憶共蘭舟故里還,蛾眉畫出是秦山。菱花已殉黃泉去,玉鏡荒臺忍重攀。
說著成凄楚。正塵飛、岷峨滟滪,兔嗥狐舞。頗牧禁中留不住,彈壓征西幕府。便一舸、月汀煙渚。四塞三關天樣險,問何人、自辟鼪鼯路。成敗事,幾今古。荼芍藥春將暮。最無情、飄零柳絮,攪人離緒。屈指秋風吹雁信,應憶西湖夜雨。謾歲月、消磨如許。上下四方男子志,肯臨歧、昵昵兒曹語。呼大白,為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