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莘老
童子何知幸最深,父班籍湜奉登臨。
挾經屢造芝蘭室,揮麈常聆金玉音。
黃卷香焚春晼晚,絳紗人散夜蕭森。
明朝只恐絲綸下,回首青云萬里心。
童子何知幸最深,父班籍湜奉登臨。
挾經屢造芝蘭室,揮麈常聆金玉音。
黃卷香焚春晼晚,絳紗人散夜蕭森。
明朝只恐絲綸下,回首青云萬里心。
我這孩童懂得的東西很少,卻有幸得到了極深的眷顧,能跟隨父親與像籍湜那樣的賢才一同陪您登臨游覽。我帶著經書多次前往您高雅的居所,揮動拂塵時常常聆聽您如金玉般珍貴的教誨。春日將盡,我在焚香中閱讀著書卷,紅紗帳中人已散去,夜晚顯得格外冷清。只怕明天朝廷的詔書就會下達,到那時我回首往事,心中滿是對高遠志向的追求。
莘老:人名,具體所指需結合相關背景,一般為作者尊敬之人。
籍湜:指張籍和皇甫湜,二人皆為韓愈門生,此處借指賢才。
芝蘭室:比喻高雅的環境或有賢德的人所在之處。
揮麈:揮動拂塵,魏晉人清談時常揮動拂塵,后成為清談的代稱。
金玉音:指珍貴的教誨。
黃卷:指書籍,古人用辛味、苦味之物染紙以防蠹蟲,紙色黃,故稱。
晼晚:指傍晚,也可引申為春天將盡。
絳紗:紅色的紗帳,此處可能指講學的地方。
絲綸:指皇帝的詔書。
青云:比喻高遠的志向或顯赫的地位。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能接觸到賢才并接受其教誨的環境中。當時可能面臨朝廷征召等情況,詩人在享受學習生活的同時,對未來仕途有所期待又帶有一絲擔憂。
這首詩主旨圍繞詩人受賢才教誨的經歷和對未來的思考。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意境豐富,通過意象營造氛圍,情感表達細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功底和情感世界。
曾與寒梅共結盟,十年重聚倍心傾。才人舊按紅牙拍,倦客新憐白發生。南國棠甘聞臥轍,北堂萱茂快稱觥。雙江水碧崆山翠,照向恬園分外清。
幾朵芙蓉雨外分,麻姑玉女翠氤氳。青青一髻無多雪,日夕光含一片云。
百年異事駭初聞,反袂開緘老眼昏。太史豈應侵諫職,寒儒自欲報君恩。驪龍頷逆難遭睡,虎豹關嚴枉叫閽。但使有光爭日月,不慚無力正乾坤。妖蟆寸鐵心何苦,駿馬千金骨僅存。烈士殉名元可喪,佞人多巧舌空捫。唐科詎愧劉蕡策,楚些須招屈子魂。事定蓋棺真不朽,聲緣憂國竟須吞。干將在獄猶沖斗,砥柱當流少遏奔。文運盛衰關世運,長歌寫罷不堪論。
送盡飛鴻眼欲穿,家山政在落霞邊。快來幸有梅堪折,莫待相將柳欲眠。
主中賓,近日門風革故新。相見相聞俱不謬,時時笑覺夢中神。
東崦云。西崦云。不似兩孤煙雨昏。淮南意思存。象匡君。象昆侖。安得河陽鼠尾皴。畫伊綾錦墩。
簿書叢里久囚拘,鷗鷺群邊忽自如。白傅已甘多病過,安仁況復悼亡馀。歸田且辦充腸米,遮眼非無插架書。如子功名方迫逐,未應偕我問樵漁。
帝子分封自漢初,威儀禮數降乘輿。當年董賈俱為傅,何處王門不曳裾。
忽送林光禽有語。飛入遙空,失素歸洲鷺。照處無私清望富。馀輝不惜人人與。玉繩欲到中天路。且待飛觴,緩緩移瓊步。花下影圓良夜午。東南樓上還相顧。
襄河西潰水連天,禾黍翻成魚鱉淵。鬻卻兒童脩網罟,移家江口就漁船。
新月娟娟孕綺霞,征鴻貼貼下平沙。已涼天氣好思家。悵望銀河空渡鵲,厭聽金井亂啼鴉。夢魂尋不到天涯。
日烘窗戶裊輕埃,醉眼朦朧尚倦開。不是故人留顧盼,衡門未省有人來。
楚粽雕盤九子香,綵絲朱索更迎祥。坤元此日扶皇極,偉兆先時協壽房。
寧作青袍朝士歸,烹羔未必勝羹薇。易貪塵世好官職,難泯人心真是非。戰士未收青野骨,將軍誰報白登圍。可憐鳩鴳藩籬下,豈識垂天翼怒飛。
王孫昔日甚相親,共賞西園正媚春。醉臥如茵芳草上,覺來花月影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