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縣君挽詞二首 其二
明世辭隆養,哀榮道路傳。
賻喪從上宰,歌挽出群仙。
素幔傷秋泛,青缸慘夜船。
玉峰歸葬處,木拱雁連天。
明世辭隆養,哀榮道路傳。
賻喪從上宰,歌挽出群仙。
素幔傷秋泛,青缸慘夜船。
玉峰歸葬處,木拱雁連天。
在清明之世告別優厚的奉養離世,她的哀榮之事在道路間流傳。喪事中得到宰相贈送的財物,送葬的挽歌如仙人之音。白色的帳幔在秋水中飄蕩令人傷感,青燈在夜船中顯得凄慘。她歸葬到玉峰之處,樹木環繞,大雁連成片。
明世:清明之世。
隆養:優厚的奉養。
哀榮:死后辦得很隆重,生前死后都榮耀。
賻喪:贈送財物以助辦喪事。上宰:宰相。
歌挽:挽歌。
素幔:白色的帳幔。
青缸:青燈。
木拱:樹木環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永壽縣君去世后,作者為表達對她的哀悼而作。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穩定,作者可能與永壽縣君有一定交往或聽聞其事跡,在她離世后寫下此挽詞。
這首挽詞主旨是哀悼永壽縣君離世,突出特點是通過描寫喪禮場景和葬地環境來渲染哀傷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挽詞的寫作風格和情感表達。
江北梅花雪易殘,山窗一樹自家看。臨行掇贈聊數顆,珍重清香是歲寒。
曲苑斷逢迎,小閤深回互。昨夜羅衾特地寒,夢到雙棲處。別語苦難留,淚眼何曾曙。蕃馬千群獵炬紅,屏上蕭關路。
靜坐沈□亦可憐,棲遲不出動經年。持杯每憶陶元亮,覓句深慚孟浩然。落日墻陰捐腐鼠,秋風木末下饑鳶。何時結屋晴湖上,綠樹柴門系釣船。
一真那有黑白業,佛橐枉用為書篋。人人反照自圖成,說甚一花開五葉。了無結習便超脫,因有掛礙生怖懾。山鬼窟中求活計,玄關欲透知何劫。匝天遍地自心源,若解承當真要捷。樹林水鳥皆法音,露柱幡竿光煒燁。世上盲聾喑啞人,試問道師作么接。
泉源出地底,仰向云中行。擘厓瀉千丈,亂石皆騰獰。風霆日夜急,雨雪虛空明。不有神物扶,茲山應久傾。噴薄側飛鳥,砰訇愁百靈。仙家信為好,喧聒何由平。
投醪谷董羹鍋內,掘窖盤游飯碗中。
空谷天寒殊慰藉。半幅瑤華,喚得春回也。金馬玉堂猶傳舍。嵩云潁水風流夜。馳騁莊騷凌鮑謝。昔日忘年,解后鴻濛野。愁絕朱弦誰為寫。高情那復如疏者。
羽節吳山駐,貂裘漢殿來。詩書三代佐,文武萬邦才。日慘中丞幕,云寒上將臺。袛因秦望石,勛業并崔嵬。
殘虹閣住微雨收,晴光倒射芳草洲。嫩綠扶春上溪樹,樹繞翠煙如水流。涼陰垂垂映漁舫,葉幄搴風疑步陣。碧云不斷楚天低,昏昏暝色迷人望。
南面彈琴陳蔡饑,不停晝夜迭相催。鸤鳩欲一無容偽,兄弟一家分受之。
來何匆促去何遲,來去何心莫漫疑。不為高堂雙雪鬢,歲寒寧受北風欺。
誰道鵝兒黃似酒。對酒新鵝,得似垂絲柳。松粉泥金初染就。年年春雪消時候。一縷柔情能斷否。雨重煙輕,無力縈窗牖。試看溪南陰十畝。落花都聚紅云帚。
十載梅邊綺懷,消與東風淺。閒拈紅豆背人拋,不怕周郎倦。月底鵝笙炙遍。漏聲移、花階影轉。鈿塵飄處,春在誰家,繁鶯庭院。掐罷檀槽當筵,刻燭雙心短。問誰親付紫云回,的的珠吭囀。明鏡新霜未滿。絳都春、疏狂占斷。憑教重省,白發青娥,承平弦管。
兩山束飛橋,下塹不測淵。誰開萬尋鐵?逗此無窮泉。淙淙輥空曲,洶洶投奔川。陽光下照之,忽作龍騰天。常恐桑田變,中有瞿塘船。
玉妃步步影毿毿,燕罷瑤池酒正酣。夜半不知風露冷,夢隨春雨過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