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挽詞
嬰釁徙窮荒,茹哀與世辭。官來錄我橐,吏來驗我尸。
藤束木皮棺,藁葬路傍陂。家鄉在萬里,妻子天一涯。
孤魂不敢歸,惴惴猶在茲。昔忝柱下史,通籍黃金閨。
奇禍一朝作,飄零至于斯。弱孤未堪事,返骨定何時。
修途繚山海,豈免從阇維。荼毒復荼毒,彼蒼那得知。
歲晚瘴江急,鳥獸鳴聲悲。空蒙寒雨零,慘淡陰風吹。
殯宮生蒼蘚,紙錢掛空枝。無人設薄奠,誰與飯黃緇。
亦無挽歌者,空有挽歌辭。
嬰釁徙窮荒,茹哀與世辭。官來錄我橐,吏來驗我尸。
藤束木皮棺,藁葬路傍陂。家鄉在萬里,妻子天一涯。
孤魂不敢歸,惴惴猶在茲。昔忝柱下史,通籍黃金閨。
奇禍一朝作,飄零至于斯。弱孤未堪事,返骨定何時。
修途繚山海,豈免從阇維。荼毒復荼毒,彼蒼那得知。
歲晚瘴江急,鳥獸鳴聲悲。空蒙寒雨零,慘淡陰風吹。
殯宮生蒼蘚,紙錢掛空枝。無人設薄奠,誰與飯黃緇。
亦無挽歌者,空有挽歌辭。
我因獲罪被貶到這荒遠之地,含著悲痛與這世界告別。官員來登記我的財物,差役來檢驗我的尸體。用藤條捆綁著木皮做的棺材,草草葬在路旁的山坡。家鄉遠在萬里之外,妻子兒女也天各一方。孤魂不敢歸去,心中惶恐還留在此處。過去我曾擔任柱下史,在朝廷中任職。一場奇禍突然降臨,讓我飄零到這般境地。年幼的孩子還不能操辦后事,我的尸骨歸鄉不知是何時。漫長的路途環繞著山海,難道難免要被火化。苦難接著苦難,蒼天怎么會知道。年末瘴江邊水流湍急,鳥獸的叫聲都很悲戚。細雨迷茫寒冷飄零,陰慘的風凄涼地吹。停靈的地方長出了青苔,紙錢掛在空樹枝上。沒有人來擺上簡單的祭奠,誰會給僧人施舍飯食。也沒有唱挽歌的人,只有這挽歌辭留存。
嬰釁:獲罪。徙:被貶謫。窮荒:荒遠之地。
茹哀:含哀。
錄我橐:登記我的財物。
藁葬:草草埋葬。陂:山坡。
忝:謙辭,表示有愧于。柱下史:指御史。
通籍:記名于門籍,可以進出宮門,后稱初作官為通籍。黃金閨:指朝廷。
阇維:即火化。
薄奠:簡單的祭奠。
飯黃緇:給僧人施舍飯食。
此詩是作者獲罪被貶荒遠之地后,預感自己將不久于人世而作。當時作者身處困境,遠離家鄉和親人,在凄涼的環境中,懷著對命運的無奈和對人生的悲嘆創作了這首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被貶后的悲慘境遇和內心痛苦。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質樸語言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詩人在困境中的真實心境,有一定的情感價值和歷史意義。
冷宦門羅雀,高軒間不過。似聞諠棰楚,莫恨笑弦歌。會意庭前柏,輸香水面荷。道人觀物妙,宴坐養天和。風號天籟怒,雷引雨聲長。但喜書帷潤,那知酒斝涼。夜光宜月露,霽色醒松篁。通介從流俗,徐公自有常。
幽蘭何蘼蘼,翩焉冒芳澤。托根土未深,不如桃李色。佳人潔玉肌,采采競新葉。紉佩當素懷,芬芳達疏發。華姿日以改,抱香死不滅。服之復服之,結歡何由竭。玄豹自絕食,懷蔚以甘饑。豮豕日飼足,相吊悲及肥。猩飲嗟世饕,鳥沫知涂衣。神詎附胎滅,名盍競旸暉。累累勿復道,俛首悲徘徊。翹翹青梧枝,列列陳鳳實。眾羽何噈噈,而不食其實。枯萼冒秋陰,淅瀝日委地。啖彼林端禽,敗桃生蠹柿。松柏生崇岡,枝葉拂高云。亭亭絕地紀,斤斧空紛紛。嗟彼河畔榆,托根亦纏綿。波浪日摧蕩,詎能保終完。宣尼嘆黃鳥,詠取丘隅篇。追念少年志,策身夙昔人。至道昧所的,冥騁生風塵。感此百年內,凋發不再春。涼飆颯然至,悠悠念無垠。木浮以刳舟,金沈乃制?。圣人達簡易,任材動相遭。如何周道沒,舉世無乂髦。孔顏嘆用舍,沮溺亦遁逃。儀秦夸虎視,七雄競咆哮。漢唐代得失,制治難相高。清濁生禍羅,壯士悲賢勞。悠悠觀大運,順化歸吾曹。玄運日消息,白首悲炎涼。委草不復華,幽蘭守其芳。芙容倚秋風,婉媚當明窗。芳姿感搖落,慘爾中自傷。厝薪愿在上,汲水愿在下。豈謝焦沸安,猶以斯須假。甘朽樵所棄,污遁人亦舍。去去入歸諸,蘼蘼從桑野。棲托淵且回,斧甕胡及哉。側觀陰陽秘,屈信理相干。綿綿遞靈化,感應固無端。日燠繼以陰,急流生回瀾。時至拙為巧,數窮賢亦難。達人貴順動,直當生死關。去日不復返,屈蠖時以伸。大道久湮晦,世路何風塵。人生期百年,誰曾賞百春。胡為苦形役,浩蕩勞吾真。青青雙去鳧,遠下前溪渚。漁竿不相致,胡為乃高舉。世途多繳繒,誰能湛無欲。雕欄亦有粟,名園豈無侶。何如煙波闊,去去遂毛羽。閒行散幽襟,徘徊登平阜。縱睫追游鴻,矯翼淩穹搆。感此幻中緣,拂衣躡輕飄。真風久已頹,偽習日相授。古人安期佺,誰云不可及。
河梁別后五年更,金竺停車此日情。涕淚總談皮骨在,云霄寧問羽毛生。世疑厭次狂方朔,家自陳留醉步兵。與爾逍遙俱萬里,不妨江海托浮名。
不到蘿崗負卻春,孤山十載有歸人。天寒欲傍雙棲鵲,境異惟尋一色塵。老我鐘情枝愛瘦,多君傾蓋事非新。劇惔歲歲催詩去,搖筆真能起百神。
我來一榻羨危亭,倦步支頤竹杖輕。僧聽鐘聲歸寺急,鴉爭林宿壓枝鳴。禪機擊撥如鋒起,塵袂驅除似水清。風定夜虛聲轉寂,杯茶精舍一燈明。
直諫聞天下,朝陽有鳳鳴。履霜防厥漸,見晛絕其萌。此舉堪千古,其名震八瀛。休嫌難補牘,祇恐軫皇情。
東風吹度洛川濱,轆轆香車碾軟塵。樹色含煙山潑翠,波光如鏡草鋪茵。漫疑漁父來秦境,擬效陳思賦《洛神》。指點扁舟來一葉,三篙暖漲碧粼粼。
行人不共秋鴻返。勞勞盼斷看云眼。悄立倚桐蔭。憶親停素琴。蕉心秋共卷。夢繞天涯遠。不見華峰青。晚風吹竹林。
甑中炊米釜烹鮮,莫道巴兒不解禪。日日扣門來乞火,個中已有一燈傳。
明月照重城,庭虛夜氣清。誰家砧杵響,忽動故鄉情。
孤云不出山,連綣抱奇石。隨風入九霄,變化成膏澤。出處何容心,遭逢隨所適。君無甔石糧,結綬游遠鄉。豈為誇榮顯,頤養娛高堂。奉身有良璧,皎皎生夜光。前路夷且巇,愿君慎其防。
舊宮夜飲被蒙頭,想見驚趨下拜秋。廉恪小心曹武惠,深沉大局鄧元侯。六王共事權尤重,二國分封秩最優。戰罷歸朝歌暇豫,西園畫舫客清游。
雙尊特為故人將,江路風濤忽渺茫。坐對銅官不同飲,馬蹄明日又涇陽。江上九華翠欲流,池陽太守舊交游。月明良夜負清賞,正似山陰雪后舟。
冬至煉朱砂,夏至煉水銀。常使居土釜,莫令鉛汞分。子母既相感,火候常溫溫。如是既久久,功成升紫云。
畫里留仙,詩中倚玉,飄零丸髻王郎。蔫紅幾點,鶯兒銜去深藏。銀葉篆,寶奩光。隔煙波、十丈金塘。此時曾否,開簾待燕,摘蕊新妝。朱闌曲曲回腸。空記輕酥枕暈,纖指橙香。天生杜宇,如何化得鴛鴦。依小閣,望銀墻。為愁多、醉不成狂。月沈燈灺,書來夢去,多少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