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 其二
保扶明主自春宮,萬國升平出至公。
顧命一時聊共政,思齊千古遂同風。
外家恩數仍長信,原廟蒸嘗即治隆。
欲敘圣功歌挽者,乾坤難入畫圖中。
保扶明主自春宮,萬國升平出至公。
顧命一時聊共政,思齊千古遂同風。
外家恩數仍長信,原廟蒸嘗即治隆。
欲敘圣功歌挽者,乾坤難入畫圖中。
從太子東宮時就輔佐英明君主,憑借至公之道讓天下實現太平。臨終遺命下曾一時共同理政,千古以來都有著賢德相同的風范。外戚受恩如同漢時長信宮的太后,皇家祖廟祭祀時彰顯著治世興隆。想要敘述圣德之功來作挽歌的人,這宏大的功績像乾坤一樣難以畫入圖中。
春宮:太子所居之宮,代指太子。
至公:極其公正。
顧命:帝王臨終前的遺命。
思齊:出自《詩經》,有賢德的意思。
外家:指皇帝母親或妻子的家族。
長信:長信宮,漢太后所居之宮,這里借指太皇太后。
原廟:正廟之外另立的宗廟。
蒸嘗:本指秋冬二祭,后泛指祭祀。
大行太皇太后指去世的太皇太后,此詩應是在太皇太后去世后創作。詩人通過此詩贊頌太皇太后從太子時期就輔佐君主,公正治國,在臨終遺命時還曾共同理政,有著賢德風范,使國家繁榮。創作時詩人懷著對太皇太后的崇敬和緬懷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太皇太后的功績和賢德。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經典之作,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宮廷政治和對皇室重要人物的尊崇。
旭日初升布谷鳴,春郊耒耜動春聲。清溪引水來時滿,綠野為菑望處平。田祖有靈開稔歲,天民何幸樂生成。東阡南陌相過處,擊壤歌中答圣明。
顯老明禪,入理深淵。文殊為體,妙用普賢。鳳山得旨,妙契南源。三株樹下,坐斷云煙。金剛作眼,鼻孔遼天。言談諷詠,草木皆鮮。欽風久矣,偶睹惠然。如天甘露,沃我心田。希有希有,世外金仙。老婆心切,示我窺鞭。自知本有,久被塵纏。普光明殿,海印俱全。彌勒閣中,了了何言。常在不欠,觸目無邊。一毫頭上,妙絕偏圓。含融法界,本體現前。
紫梨簪筆,正玉河、柳色倡條堪折。宣武門西樽酒在,又是歌驪牽別。水驛燈深,旗亭曲罷,冷樹楓吹葉。揚鞭一去,夕陽千里明滅。留我且住無端,豆花絲雨,夢繞東風歇。誰倚梅邊橫短笛,芳草天涯愁絕。孫楚樓頭,昭王臺下,兩地心同結。荇篖野店,夜來何處吟月。櫻桃殘后,又金銷雀尾、故人輕別。劍影筑聲都散矣,一似柳梢吹雪。錦瑟閒絲,玉缸冷碧,樹樹啼鶯歇。橋邊紅板,酒旗風裊青結。芳草漸到江南,離家翻遠,此恨真難說。笑我萍緣歸未得,夢里松花梧葉。門巷依然,沙明溪曲,白發愁時節。扶藜相見,待君一醉涼月。滿庭芍藥,看瞻瓶注水、芳樽開處。人在小窗花影下,門外軟塵吹絮。鷗夢堪尋,鶯聲未老,肯負江南樹。明朝別路,更誰良夜同語。一點雨點晶籠,杏梁斜掛,照見姍姍舞。月轉簾旌終不飲,只有茶星懸度。試問蘋鄉,柳陰短艇,樓傍紅蘭渡。先生歸也,吟箋題遍煙雨。憑將片羽,問紅蓮幕內、瑤華題處。曾記去年花落后,冷換春衫香絮。桃葉相憐,蘭橈一別,綠到西園樹。水南云北,又聽乳燕新語。半載留滯雙臺,輕衫小馬,多少閒歌舞。欲奏江樓金縷曲,不是劉郎前度。簫鼓燈船,賓僚酒盞,空憶秦淮渡。倦游蹤跡,怎禁門掩秋雨。
青青者山,并祠其間。郭李遐矣,高義莫攀。山之青青,策蹇來經。千古一日,二公之靈。
千載高人際太平,銅章墨綬鳳凰城。蠻鄉何意來韓子,宣室幾時召賈生。海月偏涼宜載酒,粵山多秀好題名。看君身在虛舟上,任掛風帆駕浪行。
菊花當牖酒當簾,楓樹當風動遠簾。紅葉有詩追白傅,素秋無事獨陶潛。十年夢境留天壤,一夜溪聲到草檐。此日登高賦秋興,歸來蘆畔月纖纖。相對柴門月欲芽,秋風吹徹舞衣斜。閒披晉帖裁新葉,倦枕韋詩數落花。不向暮園憐蕙茝,每逢流水憶蒹葭。浩歌獨擬滄浪去,蓼蕊蘆枝別一家。天高著處可徜徉,日日優游日日忙。瘦菊倚風同客笑,短篁搖影共人長。舊疑西蜀詩無律,近信東皋醉有鄉。薄暮憑闌清眺迥,水青云白淡秋妝。秋氣蕭疏秋思閒,出門跬步屬塵寰。藏身未得名山勝,避俗獨來高樹間。聞道古人攜鶴去,也應今日放歌還。幽懷不盡凌波興,且抱漁竿水一灣。日出看山日入回,道逢曲徑更徘徊。啾啾細翮攢枯木,裊裊游絲下絳苔。野菊偶開秋色里,奚兒莫報主人陪。茶鐺好逐漁郎返,蕩槳高歌歸去來。片帆斜入荻花洲,笑指西溪話舊游。曲水樓前留我在,遠云飛處有人不。村翁來往逢歸徑,稚子蹁躚上釣舟。茲日幾山同眺望,登臨遙憶洞庭秋。何日青錢買釣磯,秋江短棹任飛飛。好呼巢父為鄰右,或伴堯夫上翠微。芒屩每逢佳石住,布袍常拂暮煙歸。翛然此意誰能畫,晴浪無聲落葉稀。一夕西風到畫欄,芙蓉消瘦不禁寒。身無同調人應笑,坐有新詩眼倦看。逐伴未能忘袒裼,閉門聊自愛衣冠。晚來斗酒長唫處,月小天高白露漙。
蹤跡五湖浪,生涯千尺綸。是非寧入耳,榮辱不關身。獵獵菰蒲暮,凄凄浦溆春。何時共蓑笠,和雨釣青蘋。
疏閘密閘連一帶,南船北船此關隘。往年水小謹啟閉,十目五日閘邊待。今年濟水偶然溢,雪浪奔騰復砰湃。下如落井上登天,三老無功神是賴。誰移兩山作一門,管束千流與萬派。當初本為畜水設,豈知水大亦為閡。世間未有無敝法,十利未免兼一害。人言月河且緩筑,不然水勢無由殺。閘官恨不高于山,設心措意或有在。冬官先生大氣力,能令駑鈍追驥快。征夫自是懷往途,見月望弦今已再。履霜又恐阻冰凍,帝鄉尚在紅云外。噫嘻水大莫怨遲,還勝從前水小時。
過雁精神偏百倍。不管愁人篷底睡。欲煩相寄一封書,明日至。儂鄉里。后日榕城山翠里。君去洞庭波正起。聽水聽風方未已。思量何物贈行裝,楓葉醉。紅如此。都是天涯紅淚耳。
采樵三兩亂云邊,亦有紅顏出自然。山鳥誰知畫眉好,山花誰識大丹鮮。
浹旬限清禁,勞形理賢羅。南檐白日影,入室漸已多。輕葛不可御,秋風振庭柯。蹇予寡籌策,五馬臨大河。仰懷保釐憂,俯慚來暮歌。生身匪金石,歲月猶驚波。悠悠閱晨夕,郁郁將奈何。
桑枝綠兮麥齊腰,醴泉山下兮春和柔。有美一人兮山之曲,薜荔屋兮蕙裯。溪流兮清瀏,嵐靄兮秾秀。鳥語韻兮清風,花氣馥兮晴晝。山中人兮袞繡衣,汎濫游兮憺忘歸。溉千頃兮芳茝,藝百畝兮留夷。歲暮兮華實,折以遺兮所思。懷渺渺兮何極,時不可兮再得。丹鳳兮飛飛,何兩美兮未合。山中人兮忍淹留,皇渴佇兮石田秋。樂行兮憂違,余心兮焉求。草萋碧兮日婉娩,炯四目兮余袂挽。披霞缊兮紬瓊編,倚仙翁兮與周旋。樂莫樂兮醴泉之墅,役薪水兮公忍余棄。凌汎景兮從之游,渺下顧兮一稊米。
皎皎虛堂帶月清,金風入律露華明。潘郎寓直生秋興,韓子長歌憶短檠。驚鵲繞枝巢未穩,幽蟲尋砌隱馀聲。卻嫌詩思撩歸夢,數盡高城長短更。
幽花寂寞無多子,瓣與黃蜂實密脾。
相遭吳市便傾觴,中酒歸來笑欲狂。半載江湖曾把袂,一燈風雨又聯床。他年浪跡知何地?此日逢君尚故鄉。莫向窮途空涕淚,豐城劍氣夜生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