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蹇法師翊之
天都九經緯,人物如紡績。豈無僊圣游,但未見哀識。
蹇師蜀方士,鬼物充服役。朅來長安城,摩挲金銅狄。
大蛇死已論,葛陂囚且釋。是事何足云,聊爾恤艱厄。
方從馬明生,西去煉金液。丹成得度世,造化為莫逆。
予亦江海人,名宦偶牽迫。投劾去未能,見師三嘆息。
天都九經緯,人物如紡績。豈無僊圣游,但未見哀識。
蹇師蜀方士,鬼物充服役。朅來長安城,摩挲金銅狄。
大蛇死已論,葛陂囚且釋。是事何足云,聊爾恤艱厄。
方從馬明生,西去煉金液。丹成得度世,造化為莫逆。
予亦江海人,名宦偶牽迫。投劾去未能,見師三嘆息。
天空星辰如經緯般分布,世間人物像紡線般眾多。難道沒有神仙圣人游歷?只是沒被人發現識別。蹇法師是蜀地的方士,能驅使鬼物供他差遣。他來到長安城,撫摸著金銅仙人。大蛇已死之事已有定論,葛陂被囚之物也已獲釋。這些事都不足掛齒,只是暫且救濟艱難困苦之人。他正跟隨馬明生,西去煉制金丹仙液。煉成金丹便能超凡出世,與自然造化結為好友。我也是向往江海自由之人,只是被功名官宦偶然牽絆。想辭官離去卻不能,見到法師不禁再三嘆息。
九經緯:指天空星辰如經緯般分布。
紡績:紡紗織布,比喻人物眾多。
僊圣:即神仙圣人。
哀識:識別。哀,語助詞。
蜀方士:蜀地的方術之士。
朅來:來到。
摩挲:撫摸。金銅狄:即金銅仙人。
大蛇死已論:可能指某一傳說中大蛇死亡之事有了結果。
葛陂囚且釋:葛陂是地名,傳說中可能有被囚之物獲釋。
馬明生:古代仙人。
金液:指金丹仙液。
度世:超凡出世。
莫逆: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投劾:呈遞彈劾自己的狀文,指辭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對神仙方術的信仰和追求。詩人可能在長安遇到蹇法師,看到其展現出的方術等,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詩人自己可能在仕途上有所羈絆,內心向往自由超脫的生活,見到蹇法師后這種情感更為強烈。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蹇法師仙術和超凡生活的向往,以及自身被功名束縛的無奈。其突出特點是充滿神秘奇幻色彩,運用典故豐富內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社會部分人對神仙方術的關注和文人內心的情感追求。
竹囊琴劍二蒼童,官道驅馳并玉驄。相顧應談天下事,封書同奏帝王宮。
霽日何曾惹寸云,忽飛些子雪如塵。不知底處天花落,風里吹來數點春。
病來心事轉蹉跎,身外猶嫌長物多。況是春歸留不得,侍兒無用蹙雙蛾。青衫憔悴老江州,放逐歸來萬事休。止有醉吟情未減,又翻新樣柳枝愁。
獨漉獨漉,水深泥濁。獨自揚鞭,不及馬腹。英英白云,風來則分。舉頭射雁,回頭見君。君從何來,中道行苔。日莫無主,能不徘徊。猛虎饑啼,是東是西。望之不見,荊棘齊迷。我欲登高,登高為勞。不如白日,還衣錦袍。群烏飛天,逆風不前。不如棲雞,羽翰翩翩。
禮誠在敬,三獻靡加。釋尊燕喜,樂奏無嘩。明徵瑞應,昭著光華。冥幽溥濟,蒙被禎嘉。
采桑玉堂陰,陰濃樹婆娑。一采不滿筐,竟日能幾何。乃知富貴地,不及窮山阿。蠶成忽滿眼,所得良亦多。人言系家運,或者陰陽和。向非夙夜勤,豈恃葉與柯。衣多必思寒,吾民本同科。欲將分蠶意,廣被無偏頗。
誰似陳公子,翩翩輕世華。百年狂不遇,四海醉為家。天上青云侶,門前白鹿車。吾來亦何幸,同服赤城霞。
嵯峨怪石倚云間,拋擲于今定幾年。苔蘚作毛因雨長,藤蘿穿鼻任風牽。從來不食溪邊草,自古難耕隴上田。恨殺牧童鞭不起,笛聲斜掛夕陽煙。
浮世生涯藥籠中,佩聲飛渡碧云重。沙河水暖龍遺骨,山苑風晴鹿有茸。九轉盡傳丹灶訣,萬言寧待皂囊封。吳江歸去春如海,滿眼鶯花錦繡濃。
圣主當天恤遠人,分封有詔選能臣。錦衣榮動江南晝,玉節光搖海外春。定使百蠻皆感化,從今重譯盡來賓。古來豪杰多名世,接武相期繼后塵。
廣譽薄文繡,美德賢膏梁。信道茍不篤,不幾茲言狂。春風散天和,宇宙森眾芳。盛德固莫及,千載遙相望。
玉堂晝永暑風微,蔌蔌飛花落小池。徙倚幽欄憑問訊,夏鶯飛出萬年枝。小池倒影弄馀輝,照耀虛檐極出奇。木杪不鳴風力軟,闖萍翻藻有魚嬉。
欲學名書笑未莊,斜箋信手亂成行。每從余墨思山岳,獨有濃青到草堂。鳥道蠶叢空近遠,天梯石棧自低昂。孤懷已似秋江冷,何處蒹葭暮正蒼。
片玉山前人最良,文章體物寫謀長。古來望族推吳郡,直到云仍姓字香。
一家純孝祖孫同,狂卒何知亦斂戎。看取弟兄爭死日,古人何必是褒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