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游邊二首 其二
我愛王忠嗣,兵威萬里橫。
只知精士馬,不忍幸功名。
四印無矜色,三邊有肅聲。
未知誰愿此,徒用送君行。
我愛王忠嗣,兵威萬里橫。
只知精士馬,不忍幸功名。
四印無矜色,三邊有肅聲。
未知誰愿此,徒用送君行。
我喜愛王忠嗣,他的兵威震懾萬里。他只知道精心訓練兵馬,不忍心憑借戰爭來獲取功名。他身佩四印卻沒有驕傲之色,在邊疆地區有令人敬畏的名聲。不知道如今誰能像他這樣,只能帶著這樣的感慨送你遠行。
王忠嗣:唐朝名將,戰功卓著,且為人正直。
四印:指身兼數職,掌握重要權力。
三邊:泛指邊疆地區。
矜色:驕傲的神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可能社會局勢需要良將,而詩人有感于古代王忠嗣這樣正直善戰、不圖功名的將領,借送別友人游邊之際,寫下此詩表達對現實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王忠嗣的高尚品質和卓越才能,突出了詩人對正直將領的渴望。其特點是借古諷今,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賢能將領的期盼。
悠悠客心驚,冉冉歲華易。春風吹天涯,百草凄已碧。長江無勁鱗,遠漢有倦翼。萬里今此歸,慰喜動顏色。樓船沸簫鼓,東道勞祖席。持杯心已慵,解纜翻不懌。眷焉念初至,有友生死隔。鳥鳴喚其侶,獸鳴求其匹。同來不同返,惻愴涕沾臆。
柳邊又報瑞蓮開,持與南薰討論來。君子花寧兒女態,隱居人豈艷陽才。一經在昔曾雙薦,三世于今不異財。自有老天知我在,草塘晚汎亦佳哉。
上林珍木暗池臺,蜀產吳包萬里來。不獨盤中見盧橘,時于粽里得楊梅。
弱筱絓輕絲,盡日寒溪側。獲少近知無,溪魚皆爾識。
至陰之精,虧而復盈。輪高仙桂,階應祥蓂。玉兔影孤,金莖露溢。其駕星車,顧于茲夕。
若人問我解何宗,一喝須教兩耳聾。滿杓黃齏飽吃了,生涯總在缽盂中。
積雨俄經月,新晴始見春。蒼苔侵別墅,綠水過比鄰。性僻居宜遠,身閒景易親。無詩排世累,有酒縱天真。循圃花粘履,憑闌柳拂巾。歌呼從稚子,談笑或嘉賓。漸喜漁樵狎,仍欣鳥雀馴。幽情延薄暮,浩思集清晨。養拙元非病,為文敢自珍。杜門緣底事,作計懶隨人。
御史承差鎖院門,侍臣傳詔出天閽。試官被命聯鑣至,同榜三人出謝恩。
散木蕭閑入夢身,流光喜見一年新。春風遙托文王統,云馭難追帝子塵。演孔告羊胡術破,升皇臨睨國無人。朝陽一抹西山上,昨夜曾經照大秦。
東風無跡秀芳草,野鳥不言銜落花。
靜爇黃云散法馨,閑抽玉版試霜晴,尚留余習夢承平。自笑不為無益事,也知難遣有涯生,謝君分我十分清。
齊東浮大澤,濟北匯飛泉。亭古淹詞客,樓高臥謫仙。聲名偕宇宙,藻繪劃星躔。奕葉流風謝,沉冥歷數遷。芳塵誰想像,故跡重留連。有美延陵季,神交百代先。韶顏舒彩翮,綺歲奪青錢。磊落王褒頌,洸洋曼倩箋。金羈游太液,玉佩侍甘泉。絳闕恩光動,黃堂惠澤宣。吳峰翔省署,越水襯樓船。謗牘初辭魏,除書驟發燕。虹蜺流鹵簿,雪霰耀戈鋋。意氣中原盡,心期大歷偏。行春懷勝躅,吊古惜名賢。嗟咄崇祠樹,熒煌巨碣鐫。丹青涂杰搆,俎豆飾長筵。衛竹縈窗勁,秦松夾座鮮。綠蘿垂茜峭,紅芰浴淪漣。西陸回真氣,南池薦舊篇。延津龍劍合,海岳鳳毛聯。白鶴云亭上,蒼虬泰岱巔。并懷和氏璧,齊奏伯牙弦。是處憐方駕,何人快著鞭。蹉跎投賈賦,寂莫問揚玄。未授楞嚴記,空留道德編。壯心斜日外,愁色斷云前。慘淡論交臂,蒼茫失并肩。沙棠停畫鹢,隴樹咽寒蟬。萬古如澠思,長歌酹碧天。
歸途忽何鄉,絕巘弭飛蓋。梅關茲復登,浩蕩豁眼界。峰巒出奇姿,竹木露新態。景物非有增,自與人意會。山僧設茗供,顧我喜健在。瘴地已脫跡,頗覺肝膽快。鄉心逐歸云,逸興軼塵壒。矯首望故廬,目極飛鳥外。
新陽散微雪,薄靄凝春姿。逍遙桐軒下,命侶酬芳時。輕風蕩微和,酒面浮晴漪。娟娟明月鉤,掛在珊瑚枝。
官不來,官庭秋,老桐錯干青龍愁。書司曹佐走如牛,疊聲問佐官來不。官不來,門幽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