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司理
三年頻說獄空虛,嘆息賢才治有余。
曉踏府塵鈴窅眇,夜吟庭月樹扶疏。
尚微官職人皆有,已大精神眾不如。
努力無忘建功業,禿毫他日為君書。
三年頻說獄空虛,嘆息賢才治有余。
曉踏府塵鈴窅眇,夜吟庭月樹扶疏。
尚微官職人皆有,已大精神眾不如。
努力無忘建功業,禿毫他日為君書。
三年間你多次稱說監獄空虛,讓人感嘆你這賢才治理地方綽綽有余。清晨你踏足府衙,鈴聲悠遠;夜晚你在庭院中對著明月吟詩,樹影稀疏。你官職還低微,這是很多人都會經歷的,但你的精神境界已遠超眾人。努力拼搏不要忘記建立功業,日后我會用禿筆為你書寫功績。
頻:多次。
獄空虛:指監獄里沒有犯人,說明治理有方。
窅眇:深遠、悠遠。
扶疏:形容枝葉繁茂,這里指樹影稀疏的樣子。
尚微:還低微。
禿毫:指毛筆,用久了毛筆頭會禿。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張司理治理地方很有才能,監獄多次空虛,但官職還比較低微。詩人可能有感于張司理的賢才未得重用,于是寫下此詩鼓勵他繼續努力建功立業。
這首詩主旨是贊賞張司理的治理才能并鼓勵其建功。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具體描寫和對比展現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相互鼓勵、期許的情誼。
海嶠無佳釀,經時不入唇。巨觥今一醉,遠問到初春。偶脫長鯨口,來尋仲子鄰。醉中輕萬里,始信濁醪神。畏病不舉杯,延客秖烹茗。浩然云海間,不醉亦不醒。偶蒙雨露恩,漸脫瘴癘境。曲生粗可人,相對聊酩酊。久客殊念家,歸途渺江漢。是身如浮云,罹此無窮患。今夕定何夕,一酌千憂散。從茲日曛酣,此意君莫間。飲少輒大醉,醉中識其真。天地一秋毫,況此渺然身。歸休巖穴間,坐閱萬態新。去去勿復道,時清為幸民。
時雨濟八荒,萬物皆精爽。遙岑斂白云,巖壑盡軒敞。啼鶯舞林麓,民樂更何想。樹底清風生,花馨送至往。野人入市沽,沽畢還山上。庶士問民瘼,王綱仁義掌。智人若峰巒,天下有所仰。埋云疊嶂松,微音琴撫響。
天地文章隨處是,水流花放少人知。紛紛說學風騷好,當日風騷卻學誰?
葉縣天貽白玉棺,滕公石槨在長安。爭如諶母祠前樹,不受人間淚眼彈。
幾行鑼鼓擁旗牙,粉墨一場堪自嗟。寒寺聽鐘身未老,吳門賦笛夢漸賒。風高虎阜剺衰面,水死劍池翻落花。抉目城頭望塵跡,惟馀塔影向人斜。
為約禪林興便傾,況逢地主共題名。笙歌入院還穿竹,野服披云更拉僧。山閣松風飄遠磬,石床花影暗殘經。幽懷欲訪支公遠,一夜虛無對佛燈。
九旬淋雨少,一夜足三秋。鑿石引千尺,迢遙下林丘。接竹竟至炊,聊以息擔頭。湯茗既以豐,亦復滋田疇。山客愿易足,稻蔬無多求。翛然天地內,一飽忘百憂。山色可飫目,耳醉泉風颼。信手隨烏藤,濯足滄江流。百骸各自娛,豈更羨王侯。王侯學我易,難逢林下休。舉眼漁樵人,將無為我儔。
花枝濃淡映青陽,把酒輕浮琥珀光。愿得年年春色懶,紅梅香遞九霞觴。
云際屏風嶺最尊,松杉一路夾天門。當時更有梅花樹,十里天香接御園。
眼中是面前人。
密雨椒途凈,傷云鹥輅興。深宮六衣捲,導扇五華層。仙馭何其杳,神君不可憑。還應從此日,起觀望昭陵。
北固江濤控海門,南都山勢疊昆崙。金宮暫啟雙龍見,玉帳遙臨萬馬屯。
比丘乾竺來,情思脫禍胎。去鄉十萬里,飛錫不塵埋。宵晝觀孰大,無時不常懷。志立無上等,必欲精神諧。忽然觀身影,影乃與身偕。若欲離塵垢,將影與身排。再觀世萬物,有形必影該。尋思欲解分,似乎與理乖。空寂如是說,咸將貝葉開。論影始太古,至今尚猶猜。日午難回避,臨水見眉腮。月下偏分曉,愚云似怪哉。智人果解分,禍胎兩忘災。或說身裁影,亦曰影身裁。顛倒論常世,倒顛日日俳。觀倦息意馬,勞心猿似豺。到了難分去,從伊子細差。閉門終不見,出戶倚身牌。有時定玄機,俯仰何根荄。祖佛如何定,影子在塵埃。爾升從爾上,爾降從爾階。躊躇從躑躅,穿履亦穿鞋。反復誠難避,簪花猶插釵。虛實誰參透,天廚一供齋。八萬四千戶,閭閻邇榭臺。雞犬聲無異,莊周化骨骸。漆園曾作吏,槐國已知槐。幻中生幻夢,幻影與身哀。影幻身亦幻,何時有壯衰。若欲常寂靜,百骸與之齊。智慮渾忘卻,天然似嬰孩。
我家文節宋名臣,風節當時表縉紳。景仰前脩在賢輩,莫因詞賦托騷人。
柴門別是武陵津,金馬初辭侍從臣。賴有小桃開野徑,暫攀游騎駐芳塵。臨風乍發藏歌鳥,映水時翻見麗人。幾度花前得共醉,那能不惜故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