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邊
勞佚由來命不同,悠悠身事幾時窮。
學能愛日終無補,愁解迎春卻有功。
千慮漫游言語外,寸心常在苦辛中。
故應樽酒憐顦顇,會借書邊醉頰紅。
勞佚由來命不同,悠悠身事幾時窮。
學能愛日終無補,愁解迎春卻有功。
千慮漫游言語外,寸心常在苦辛中。
故應樽酒憐顦顇,會借書邊醉頰紅。
勞碌和安逸向來命運不同,漫長的人生之事何時才到盡頭。努力學習珍惜時光最終也無濟于事,憂愁卻能在迎春之時發揮作用。千般思慮在言語之外漫游,內心始終處在苦辛之中。所以應該用美酒憐惜這憔悴之身,會借著書旁的時光讓醉臉泛紅。
勞佚:勞碌和安逸。佚,通“逸”。
愛日:珍惜時光。
顦顇:同“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人生困境,在勞碌中努力卻沒有收獲,對未來感到迷茫,內心充滿愁苦,于是借詩抒發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人生的感慨和內心的愁苦。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普通人在生活中面對困境的真實感受。
柳花零亂愁滿天。又江城、啼老杜鵑。小庭院、雨初過,棹歌聲、驚起晝眠。微風搖蕩湘簾影,浪花斜、輕裊篆煙。問白苧、裁成未,剪金刀、猶憶去年。門前爆竹兒女喧。野人家、時序尚然。盡說道、春來好,老來人、長怕換年。東風到底無崖岸,也殷勤、相過小園。第一是、朱顏改,縱花開、羞插鬢邊。重逢元夜心暗驚。憶當年、諸老放情。對芳景、張燈火,畫堂深、簫鼓到明。烏衣巷口東風在,甚而今、春草亂生。試檢點、繁華夢,有梅花、曾見太平。
少年憑恃氣方強,膚理微邪未覺傷。迨得病深無治法,始知先甲是農黃。
尋尋至溪口,風物已全更。惟有當窗蔓,猶牽往日情。應門聲似熟,吠影犬欺生。阿母頻呼喚,神弦是小名。
客里年光似水流,滿城砧杵動羈憂。沙頭白露牛羊夕,塞上黃云鴻雁秋。千里關河通王氣,兩都宮闕壯神州。多情不用悲搖落,更為斜陽獨倚樓。
人生出處判窮通,不在兒曹臆度中。一劍蒯緱貧作祟,六根虛白凈無功。從前狡獪今誰在,到底繁華總屬空。親老家貧責非淺,且留鵬翼待西風。
三髻山侗化臥單。諸公休要做艱難。三條乾布有馀寬。每幅度量須六尺,通為二九體長安。不愁炎暑與嚴寒。
竹徑茅齋此日居,藤稍橘刺欲教祛。白云片片浴流靜,黃鳥聲聲樹影疏。
佐郡清聲播,巡臺應辟除。施為多近古,恬澹不渝初。政每尋無跡,□□□□馀。撫摩殊搏擊,去蠹肯躊躇。
阿母生兒今已老,少年曾佩宜男草。阿兒念母心無涯,北堂遠種忘憂花。愛母如花愿花茂,長向花前祝眉壽。酒盞時聞花送香,舞衣欲共花爭秀。我心正復與子同,一曲薰風歌繞叢。愛母何年心始愜,霜鬢重看綠如葉。
姬旦陳王業,農官報歲功。新晴春滿野,宿霧曉披空。賣卜煩鄰叟,知時訪老翁。更須圖夕雨,土脈盡豐融。
明主憐才赦酒狂,不知力士賤文章。當其醉草清平調,肯信長安是夜郎?
冷鷗三兩送歌闌,燈火斜街喚夢難。猶有梅花伴吹笛,愿留殘雪護春寒。
夜宿安南天使館,主人供帳爛相輝。寶香燼起風過席,銀燭花偏月照幃。王母謾勞青鳥至,文簫先放綵鸞歸。書生自是心如鐵,莫遣行云亂濕衣。
夜深玉樹不啼鴉,照影殘燈客夢家。歸計未成秋又去,水邊羞見雁紅花。
載酒臨江滸,分攜各盡觴。斷云橫北野,疋馬向東陽。舊治人采迓,離情水共長。相望雖咫尺,別意詎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