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鄧師厚二首 其一
茅屋分攜但偶然,蟾光今已十回圓。
自存交分長長在,不用音書疊疊傳。
無術入時猶是命,有身多病豈非天。
倦游已作南歸計,只待槐梢沸早蟬。
茅屋分攜但偶然,蟾光今已十回圓。
自存交分長長在,不用音書疊疊傳。
無術入時猶是命,有身多病豈非天。
倦游已作南歸計,只待槐梢沸早蟬。
在茅屋分別只是偶然之事,如今月光已經圓了十次。我們之間的交情自然長久存在,不必頻繁地傳遞書信。沒有辦法迎合時俗仍是命運使然,自身多病難道不是上天的安排。我厭倦了漂泊打算南歸,只等著槐樹梢上早蟬喧鬧。
分攜:分別。
蟾光:月光,傳說月中有蟾蜍,故以蟾指代月亮。
交分:交情。
入時:迎合時俗。
倦游:厭倦游宦生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漂泊生涯中經歷了諸多不順,無法迎合時俗,且身染疾病,因而產生了南歸的想法。他與鄧師厚分別已久,對友情仍十分珍視。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友情的看法、對命運的感慨以及南歸的意愿。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真實的心境和生活狀態。
竹邊窗外小池塘,青蓋亭亭擁靚妝。
莫把仙娥相比擬,合將君子為平章。
凋時堪供真人艇,老去猶充楚客裳。
幾夜月明風露下,輸儂受用許清香。
書劍謀生總不成,效渠東野以詩鳴。
未知唐宋源流異,卻喜江湖句法輕。
肩聳每同臞鶴立,口吟端似冷蛩聲。
自憐絕少驚人句,生怕人傳浪得名。
幽窗兀兀坐愁中,忽拜山中小篆紅。
心事盡從詩里見,交情全在帖間通。
從容笑語知何日,老草賡酬寄便風。
多謝綈袍尤戀戀,個般襟度有誰同。
怪得云頑凍不開,漫空忽攪豆稭灰。
青留一半窗前竹,白勝三分屋外梅。
剡曲舟應撐月去,灞橋馿想得詩回。
吾儂喜有煎茶興,不羨銷金帳底杯。
東林冠蓋舊耆英,百尺豐碑志墓塋。
經濟志高官職小,睦姻義重貨財輕。
永平倉下遺紅粟,仁壽堂前有紫荊。
夜半山舟誰負去,蓋棺猶是昔簪纓。
巨編藏古錦,風雅續遺音。
雷電欲下取,辟易不敢侵。
真趣誰領會,一如陶潛琴。
所言正而大,詎比鄭聲淫。
疑有造化爐,煉鐵成黃金。
個是絕世寶,何必問西琛。
有時吟竹外,竹影弄清陰。
有時歌梅邊,梅香散水沈。
所以形之句,毋乃得之心。
俗子敢再請,幸爾勿沈吟。
平生經濟事,寧與世沉淪。
日暮倦行客,天寒卻掃門。
百年雙白發,四海一緇塵。
欲相壺丘子,深慚見地文。
初度今朝四二年,頭顱堪笑尚依然。
故廬僅有三間月,負郭曾無二頃田。
雅淡生涯圖畫里,清新吟思竹梅邊。
焚香只祝吾親健,此外窮通付老天。
風姨剪水作花鈿,鋪遍乾坤惜不堅。
滑滑淤泥溶暖日,潺潺簷溜滴晴天。
山頭白了青還在,梅臉肥添瘦復前。
倒指兼旬猶是臘,愿期再作兆豐年。
家輕授鼇靈,不擬再尋盟。
故業成荒址,中心飲恨聲。
廢興猶反掌,今古總傷情。
最是初聞處,令人淚欲傾。
東城有高樓,峩峩冠城闕。
我來屬昏暮,見此初上月。
遙天羅江山,極目如霽雪。
江山秀如此,豈不生豪杰。
臨風一高歌,達曙何由歇。
生來無分對書燈,卻喜逢人便眼青。
枵腹謾臨求米帖,學耕頻勘相牛經。
崚嶒骨相身長健,磊磈襟懷鬢未星。
密掩柴扉盤膝坐,人非人是底須聽。
屏翳盜天權,豐隆據天宇。沴陰抗六陽,入夏苦旬雨。
煉石無媧皇,天漏誰與補。羲和駕赤輪,倏覩朝旭吐。
泥蟲起躑躅,淖羽鼓掀舞。倚杖擬郊行,脫屣始出戶。
喜氣薄林巒,生意溢蘅杜。天公本無心,造物誰實主。
今昔倏變化,陰晴孰吹煦。我欲叫蒼蒼,叩閽撾天鼓。
蒼生在巔崖,何時脫辛苦。
天碧星河欲下來,東風吹月上樓臺。
玉梅雪柳千家閙,火樹銀花十里開。
紫鳳笙繁聲曼衍,黃龍舞縵影徘徊。
香車匝地紅塵軟,莫遣銅壺漏箭催。
幾幅生綃掃麝煤,枯梢黏蘚石封苔。
布成野水云山去,博得金章玉句來。
眉白自慚非我有,眼青多藉為儂開。
一經題品多增價,古錦光芒亦壯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