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見乞士捕虱
夕陽拂西岡,黃淡映古道。
晚風吹高林,病葉落如掃。
饑人瘦于繖,俛默坐沙草。
扶危猶強興,力備輒反倒。
還持藍縷縫,委曲捕虱蚤。
視荒數抽空,殺緩或失腦。
悠然不能罷,似欲銳鉤考。
寧思百骸間,群蟻即入保。
傍行笑相顧,慧悟信難早。
噆傷乃知嫌,餒死豈謂好。
方為大銷滅,而畏小苦惱。
何有就薪蒸,先愁稍枯槁。
衣青嗔罵賤,發白諱呼老。
與爾不同年,誰能共懷抱。
夕陽拂西岡,黃淡映古道。
晚風吹高林,病葉落如掃。
饑人瘦于繖,俛默坐沙草。
扶危猶強興,力備輒反倒。
還持藍縷縫,委曲捕虱蚤。
視荒數抽空,殺緩或失腦。
悠然不能罷,似欲銳鉤考。
寧思百骸間,群蟻即入保。
傍行笑相顧,慧悟信難早。
噆傷乃知嫌,餒死豈謂好。
方為大銷滅,而畏小苦惱。
何有就薪蒸,先愁稍枯槁。
衣青嗔罵賤,發白諱呼老。
與爾不同年,誰能共懷抱。
夕陽斜照著西邊的山岡,昏黃的光線映照著古老的道路。晚風吹過高高的樹林,病弱的樹葉像被掃落一樣紛紛飄落。饑餓的人比傘還瘦,低頭沉默地坐在沙草地上。想要起身扶著東西勉強站立,力氣用盡就又倒了下去。還拿著破衣服縫補的地方,仔細地捕捉虱子跳蚤??粗贫炊啻紊焓秩プ?,動作慢了有時就抓不到虱子的腦袋。他悠然地抓著不停,好像想要深入探究。難道不想想自己身體里,成群的寄生蟲早已寄生。旁邊的人笑著互相看,明白道理確實難以早啊。被叮咬受傷才知道嫌棄,餓死難道就是好事嗎?正面臨著大的消亡,卻害怕小的苦惱。哪有靠近柴草,先發愁柴草有點干枯的道理。穿著青色衣服就生氣別人罵自己低賤,頭發白了就忌諱別人叫自己老。我和你不是同一類人,誰能和你有一樣的想法。
黃淡:指夕陽的昏黃光線。
繖(sǎn):同“傘”。
俛(fǔ)默:低頭沉默。
藍縷:指破衣服。
銳鉤考:深入探究。
百骸:指人的全身。
噆(zǎn)傷:叮咬受傷。
餒(něi)死:餓死。
薪蒸:柴草。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描繪的饑民悲慘景象推測,可能創作于社會動蕩、百姓生活困苦的時期。詩人看到路邊饑民的慘狀,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揭示社會底層人民的苦難,批判世人的短視和不明事理。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生活場景,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批判精神。
中允聲名久,如今契闊深。
共傳收庾信,不比得陳琳。
一病緣明主,三年獨此心。
窮愁應有作,試誦白頭吟。
才大今詩伯,家貧苦宦卑。
饑寒奴仆賤,顏狀老翁為。
同調嗟誰惜,論文笑自知。
流傳江鮑體,相顧免無兒。
詔許辭中禁,慈顏赴北堂。
圣朝新孝理,祖席倍輝光。
內帛擎偏重,宮衣著更香。
淮陰清夜驛,京口渡江航。
春隔雞人晝,秋期燕子涼。
賜書夸父老,壽酒樂城隍。
看畫曾饑渴,追蹤恨淼茫。
虎頭金粟影,神妙獨難忘。
韋曲花無賴,家家惱殺人。綠尊雖盡日,白發好禁春。石角鉤衣破,藤枝刺眼新。何時占叢竹,頭戴小烏巾。
野寺垂楊里,春畦亂水間。美花多映竹,好鳥不歸山。城郭終何事,風塵豈駐顏。誰能共公子,薄暮欲俱還。
晝刻傳呼淺,春旗簇仗齊。
退朝花底散,歸院柳邊迷。
樓雪融城濕,宮云去殿低。
避人焚諫草,騎馬欲雞棲。
掖垣竹埤梧十尋,洞門對溜常陰陰。
落花游絲白日靜,
袞職曾無一字補,許身愧比雙南金。
不謂生戎馬,何知共酒杯。
然臍郿塢敗,握節漢臣回。
白發千莖雪,丹心一寸灰。
別離經死地,披寫忽登臺。
重對秦簫發,俱過阮宅來。
留連春夜舞,淚落強裴回。
隱者柴門內,畦蔬繞舍秋。
盈筐承露薤,不待致書求。
束比青芻色,圓齊玉箸頭。
衰年關鬲冷,味暖并無憂。
冠冕通南極,文章落上臺。
詔從三殿去,碑到百蠻開。
野館濃花發,春帆細雨來。
不知滄海上,天遣幾時回。
西掖梧桐樹,空留一院陰。
艱難歸故里,去住損春心。
宮殿青門隔,云山紫邏深。
人生五馬貴,莫受二毛侵。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
多病所須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
二月六夜春水生,門前小灘渾欲平。鸕鶿???莫漫喜,吾與汝曹俱眼明。
一夜水高二尺強,數日不可更禁當。南市津頭有船賣,無錢即買系籬旁。
當代論才子,如公復幾人。
驊騮開道路,鷹隼出風塵。
行色秋將晚,交情老更親。
天涯喜相見,披豁對吾真。
向來江上手紛紛,
三日成功事出群。
已傳童子騎青竹,
總擬橋東待使君。
寒食江村路,風花高下飛。
汀煙輕冉冉,竹日靜暉暉。
田父要皆去,鄰家鬧不違。
地偏相識盡,雞犬亦忘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