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酬李宣德二首 其二
臨邛大邑少鴻生,初敬多辭馬長卿。
幾許分財來滌器,不如收跡去躬耕。
生前遇主無高位,死后遺文有盛名。
畢竟負他賢令意,被人傳說是閑情。
臨邛大邑少鴻生,初敬多辭馬長卿。
幾許分財來滌器,不如收跡去躬耕。
生前遇主無高位,死后遺文有盛名。
畢竟負他賢令意,被人傳說是閑情。
臨邛、大邑少有杰出的人才,起初大家都很敬重且多有贊辭地對待司馬長卿。司馬相如曾有幾分家財去賣酒,還不如隱居起來去親自耕種。他生前遇到君主卻沒有獲得高位,死后留下的文章卻享有盛名。最終還是辜負了賢明縣令的心意,被人傳說成只是為了一段閑情。
臨邛、大邑:地名。
鴻生:指學識淵博的人。
馬長卿:即司馬相如,字長卿。
分財:指司馬相如曾與卓文君賣酒之事。
滌器:洗滌酒器。
收跡:指隱居。
賢令:指臨邛縣令王吉,他曾幫助司馬相如和卓文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作者在感慨文人命運,借司馬相如的故事來表達對有才之士未得重用的看法,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人才得不到合理任用的情況。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司馬相如的命運,突出其懷才不遇。特點是用典自然,以古喻今。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文人命運的關注。
裊裊松筠我自栽,光陰三十六星回。漆燈耿耿雙龍寂,罹網冥冥獨雁哀。側岸飛梁青幔捲,炎風吹雨素冠來。紛紛千騎胡為爾,莫是當年用世才。
摩肩簇綺沸如雷,早向天門道上來。為語別峰佳絕處,玉虛巖底出瓊臺。
移居星歲易,為愛白門山。遽步連花港,蘭舟系柳灣。窺檐賓雀去,繞樹暮鴉還。長晝茶鐺沸,耽吟亦解顏。
罨畫春樹碧,逢迎系行舟。酒盡可以起,更作須臾留。我方鶴投籠,君已鷹脫韝。相期在歲晏,贈之珊瑚鉤。楊柳青已絮,芍藥紅方葩。詩隨去帆東,春風屬誰家。音疏日月駃,目短天宇賒。小德最憐渠,丹頰三髻丫。
花影花香攪睡情,香融繡被夾羅輕。楚云入夢渾迷曉,蜀酒禁愁誤達晨。曲曲銀屏低拂燕,層層珠箔略聞鶯。游人窺探棲鴛去,刻向瑯玕記我曾。
小紅豆,似珍珠。量珠論斗價何如。石家珠子天然綠,血淚凝紅永不枯。
焰火繽紛又一時,繁華看慣若無知。高樓月出清輝冷,自向窗前綴小詩。
南還已畏朔風侵,羽檄悲傳鐵馬音。金字還求慚往哲,紙袍終欲乞香林。辛勤敢訴孤僧意,歡喜原知長者心。他日海門敲磬罷,思君猶欲下高岑。
破除難盡是恩情,卻怕恩生怨亦生。思念不休心惑亂,夢驚人語似郎聲。
至哉壺子,列老下趨。龍藏鄭圃,真與道俱。側聞玄語,宣發希微。載陳生化,繼述黃書。
谷風和暖好扶犁,春后新苗綠總齊。萬樹夾途留雨氣,八橋臨水落虹蜺。
從來悟道不由書,覿面相呈已有馀。麈尾花飛終不近,濠梁古鬼解揶揄。
秋風不用嘆差池,利鈍仍知亦有時。似我從前猶眊氉,看君自小已瑰奇。楚弓一任他人得,和璞惟應識者知。歸到安成春正好,過庭還問幾篇詩。
英僚除目冠臺差,聽唱東班即往諧。羅甸遙思持節入,都亭先見有輪埋。不辭敬梓批單疏,曾信安苗化兩階。是處叫天俱尺五,何言萬里易陰霾。
河北忠臣少,崖門紀白鷴。日鞭驅石險,月斧息鯨艱。碧芷萇弘血,秋山宋玉顏。南冠懷破鏡,明月照刀環。